“信访办啊,那可是我的老根据地了。对了,你是不是有事找我?”
方韵道:“今天是书记接访工作日。”
齐国伟欣然道:“好,我这就去。”
方韵先离开了,心头如小鹿乱撞,自从那晚二姐方苹在她那儿发生了事情以后,方韵就知道齐国伟的态度了,所以她也就没再跟齐国伟有所联系。
原以为就这样没开始就结束了,没想到命运跟她开了个玩笑,兜兜转转之间,他们又碰面了。
这一回,可是实实在在的碰面,他们将会在同一个战壕里工作。
想着齐国伟俊朗的面庞,方韵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齐国伟下了楼,轻车熟路地步行至信访办。
信访办跟政府办公大楼并不在同一个地点,之所以分设两处,也是为了避免有人上访直接冲进领导办公室。
时隔近一年,信访办的变化很大,杨思纯辞职了,人员也有了调整。
齐国伟到的时候,就见到信访办狭小的办公室里堵了一群人,个个情绪激动,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齐国伟在双龙镇待了三年,加上本身就是农村出身,对基层的情况不敢说了如指掌,但比起那些机关下来的领导要熟悉多了。
面对这些上访户,不是说不同情,但你绝对不能只听他的一面之词,有些人可是上访钉子户,一些无理诉求奇葩之极,而有的则是上访专业户,专门挑高层有重大会议或者活动的时候上访,你不满足他的条件,他就要去省里去京都。
在这个时候,为了维护稳定,政府往往都是息事宁人,给点好处哄一哄,你好我好大家好。
眼看着快国庆节了,今年有国庆阅兵,刚刚在上楼的时候,宋国栋就说这一个多月,这些上访户又开始蠢蠢欲动,成为他们的头号大敌了。
虽然说起来有些夸张,但这的确是事实。
齐国伟没有作声,不动声色地在边上看着,里面吵吵闹闹的,也没人注意到他。
“都别说了,反正这事不算完,我可告诉你们了,你们齐书记是我家亲戚,今天这事你不给个说法,我让齐书记收你们小绳子。”
说话的是个年轻人,九月份的天已经不是太热了,他仍然穿着件背心,露出一身纹身,一头卷发梁着黄毛,耳垂下还戴了个耳钉。
“你们有诉求,可以慢慢谈,但这么闹肯定不行,家属呢,你们商量一下,派几个代表,我们到会议室慢慢谈。”
“谈你麻痹,你们一个个别想着官官相护,不拿一百万出来,下午我就把我弟的尸体抬到镇政府去。”那黄毛窜上跳下。
信访办的老杨在处理这些事件的时候比较有经验,可惜已经退休了,留下来的几个年轻人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根本一点办法都没有,连话都说不上。
方韵急得直跺脚,一抬头,看见齐国伟站在门口,不由一喜,就见齐国伟道:“大家让一让,有话好好说。”
那黄毛一扭头,瞪着眼睛道:“你特么谁啊,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你刚刚不还说我是你亲戚吗?这么快就不认识我了?”齐国伟似笑非笑地应了一句。
这时方韵已经上了来,怯怯地道:“齐书记,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