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
上班头天,镇纪委和财政所就封存了各村各单位的账目,进行财务审计。
而经过一周假期的酝酿,邵岗村的拆迁安置方案也拿了出来,秦学刚和吴飞联袂到齐国伟的办公室汇报。
方案主要分为两块。
一块是拆迁,一块是安置。
总体而言,拆迁有难度,但是不复杂,安置没难度,但操作起来很复杂。
工业开发区扩大规模,早有先例,因为不是商业地块开发,所以征地价格上县里向来都是一碗水端平,这不需要双龙操心,换句话说,只要县里资金及时到位,拆迁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难点在于安置上。
方案中,秦学刚提出了两个选择。
一个是由镇里选择一个地块,由镇里出资建设安置房,但这有三个问题,一是地块的选择问题,二是建设资金的问题,三是拆迁户是否同意安置的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如果镇里建了安置房,虽然可以向上争取一部分资金,但如果群众不同意安置,或者建设质量、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出了状况,可能是好心没干成好事,反而会遭受一片骂声。
第二个方案,更加粗暴一些,同样的是选一个地块,搞居民集中居住,只出售宅基地,具体的建设由购买地基者自行解决,这样的话,可以很大程度缓解财政上的压力,虽然前期的拆迁征地同样要花钱,但这一块的期完全可以从后期的宅基地出售中赚回来。
齐国伟比较倾向于第二个方案,把宋国栋叫了过来,一起商量了一下。
宋国栋道:“建集中居住区是要到县政府备案的,是不是开个班子会一起议一下?”
这其实就是走个过场,但也是必须的,证明不是个人的想法,而是集体的意见。
于是召开班子会,很快形成了会议决议。
在报到县政府之前,齐国伟特意去了一趟县政府,单独向宫良进行了汇报。
宫良认为这个方案很好,但涉及到土地性质的问题,一定要确保不出问题。
齐国伟说,双龙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计划把位置放在街道村住户率比较低的地方,既可以解决土地性质的问题,也可以打造集镇建设,一举两得。
在方案获得批准之后,齐国伟再次召开了会议,一致同意,将位置选在街道龙翔村的龙前和龙后两个小组。
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老旧住房的空置率越来越高,龙前、龙后这两个小组的户藉人口加起来有两百多户,但经过了解,常住人口才一半,大部分都选择在街道建房了,条件好一点的都去县城买了房子,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不少的房子都空着,有的甚至都快要倒塌了。
在确定了地块位置之后,所面临的就是拆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