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山辞笑眯眯的说:“老板,你懂得真多。”
鱼老板心中舒坦,免不得多说几句:“虽说这河道小官才八品,但一年下来能赚三四万两银子,心再贪点的十万银子都成。像是陛下每年生辰,地方都会进献奇珍异宝,这运过来也是要给河官孝敬的,不然就卡着不让人走。地方官员为了省事一般都吃了这个哑巴亏。每个官员坑点,这样他们还不吃得肥头大耳的。要说谁最了解地方的官员这八品的河道官最了解,哪个官员有背景的不能惹,哪个官员可以捏一捏,他们心里都有谱。”
郑山辞:“看来这做生意也不容易啊,我听说海上还有海盗肆虐。”
鱼老板唏嘘一声:“我们出海一般都不去那边,那里的海盗消息灵通,每次朝廷来围剿都没成功,要么就是抓了几个人结果都是小虾米。这海盗也看这商号,大人物他们也不敢惹,所有一些小商船为了求自保就要跟着徐家跟刘家的商船一块走,每年要给徐家和刘家交一笔保护费,这样算下来也能赚不少钱。”
“照老板这么说,这漕运里面条条道道还多着。”
“多着呢。但是没背景只能做小鱼被人欺压了。我看公子气度不凡,要是对漕运有想法就去拜一个好码头,保准你挣钱。”鱼老板笑呵呵的说。
“我是对漕运有点想法,也想赚钱。老板能给我推荐几个码头么?”郑山辞说着又上道的买了十斤鱼。
鱼老板眯着眼笑:“公子要是不嫌我啰嗦,我就说说。”
“这地除了徐刘两家,还有白家,马家,方家……这几家背后站的人也不得了。有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大理寺,礼部,若是公子身价够高,就选个势力大的靠山。钱少点的,只能选个小靠山了。”鱼老板点了旱烟抽了几口:“说来说去,这几户人家都是私下在进行的,要是你能在户部找到靠山那就更稳妥了。”
郑山辞:“……”
旺福心想户部最大的靠山就在你面前。
“可惜这郑大人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主儿,再加上这几个月清丈田地的事,他在世家眼里如洪水猛兽。要是得了户部尚书的庇护,这河道你畅通无阻。”鱼老板咂咂嘴说。
郑山辞不好接话,又买了新鲜的龙虾。
旺福手里都已经拎满了。
“给自家留些,分一些送到爹跟阿爹那去,再送一些到虞府去。这鱼虾是早早打捞起来的,正新鲜着。”
旺福闷声应了。
郑山辞来一趟码头还是有不少收获。旺福去办事,郑山辞自己一个人在街上逛一逛,看见有人再卖哨子,郑山辞买了一个哨子打算给小平安玩。
又去店铺里给虞澜意挑了珍珠粉。老板娘还跟他介绍了许多,郑山辞又买了眉笔、口脂、香膏。
郑山辞拿着东西回家,走到一条巷子,看见苏言送一位哥儿进门。
苏言折身过来看见郑山辞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见过郑大人。”
郑山辞没有说什么,倒是苏言看见郑山辞有些踌躇,他说道:“郑大人,谢谢您之前的那番话。”
郑山辞笑了笑:“杜兄跟萧兄夸过你,你跟着我办事也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你好好做事,杜兄是个好上官。我们几个对你的印象都不错。”
苏言神色怔然,他笑着点点头。
没想到萧大人,杜大人,郑大人还会讨论他,苏言心里高兴极了。
郑山辞看了一眼苏言之前站在门口的牌匾,这是楚府。
郑山辞回到家里,把哨子递给小平安,小平安很喜欢,很快就吹起来。
他把买的珍珠粉这些递给虞澜意,虞澜意看了一眼郑山辞,“今天怎么想起买这些了?”
“你梳妆台上的珍珠粉要完了,我今天去码头一个人回来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你了。想对你再好一点,想给你买东西。所以就买了。”
虞澜意把东西放在梳妆台上,伸出手挽着郑山辞的脖颈,亲他的嘴唇。
郑山辞打开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