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间,钱谦益忽然又想起了一个传闻。
“夫人。”钱谦益拉着柳如是的小手问道,“为夫记得,你与媚香楼的李香君好像是手帕之交,是吧?”
“嗯呢,老爷怎么突然问起这?”柳如是不解的问道。
钱谦益又道:“那你知道不知道,李香君已经被圣上敕封为援剿徐州参将?并且不日就要返回南京受封。”
柳如是说道:“香君妹妹被圣上敕封为援剿徐州参将,这个妾身是知道的,但她要回南京受封并不知道,却不知道是何封赏?”
“是要授爵,李参将要授三等忠勇子。”
钱谦益虽然不是礼部堂官,但是毕竟挂着礼部尚书衔,所以礼部正在筹划给徐州边镇武将授予爵位的事他也是知情的。
钱谦益又道:“夫人,你与李参将,不是,与李爵爷的关系一定要维持好,千万不要让昔日的关系淡了,如果需要银子你就与为夫说,多少都成。”
“老爷,你这是咋了?”柳如是讶然问道。
“别问。”钱谦益道,“夫人你照做便是了。”
李香君与圣上有染这种事,圣上没有承认,谁敢多说?
顿了顿,钱谦益又道:“这回咱们钱家能不能逃过这一劫,就落在李爵爷身上了,所以夫人你定要与她处好关系。”
……
东林党人或者与东林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武百官,已经开始了各种绳营狗苟,崇祯却带着士子营来到了钟山西麓。
随行的还有礼部祀祭司的一个主事。
带上礼部祀祭司主事,乃是为了拜谒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合葬的孝陵,就在钟山西南麓。
带着士子祭拜过孝陵,崇祯一行又来到不远的孝陵卫。
朱元璋葬入孝陵之后,继位的建文皇帝便在钟山南麓设立孝陵卫,派驻整整一个卫的军队保卫孝陵,有五千多人。
但是到现在两百六十多年时间过去,孝陵卫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原定员额五千六百人,现在仅只剩不到五百人,且都是老弱病残,其他的卫所军都到哪里去了?活不下去逃亡了。
看到崇祯带着几千个勤王士子过来,孝陵卫的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还有一百多个千户以及百户慌忙出迎,这就有意思,孝陵卫官比兵多!
崇祯却根本懒得理会,只是派了太子朱慈烺去应付他们。
卫所制,匠籍还有贱籍这些东西已经严重落后于这个时代。
也就是现在崇祯还腾不出手来处理,不然早就下旨予以裁撤。
崇祯指着孝陵卫后面一片空地说道:“朕已经请风水师勘测过了,以此处最为适合修建英烈祠,英烈祠专门用于供奉为大明朝立有卓越贡献的英魂。”
“譬如冒襄,他的牌位就会被永久供在英烈祠,万世不祧!”
听到这,黄宗羲、顾炎武、夏允彝等勤王士子就不由得热血上头。
万世不祧是什么意思?就是只要大明国祚没断,就一直会被供奉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