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年关将至,宁次也没再出去游戏人间,而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潜心着作。
圣地和道源城现在已经步入正轨,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也没他什么事了,所以,他现在无事可做,唯一能做的就是写写着作,继续传道。
虽然他的思想已经传播开来,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所以,现在他要将其整理归纳,形成一套完善的思想。
当然了,他并不是要自己去创造一个教派,而是准备直接照搬道家思想,最多再结合一些忍界现实,稍加改动,从而……据为己有!
开宗立派!
虽然有些不要脸,但也没人知道,或者反对不是,而且读书人的事又怎么能叫抄袭呢。
就这样,本着拿来主义的思想,宁次搜索枯肠,绞尽脑汁,费尽心力的“创作了”道经。
此经一经面世,便金莲顿生,紫气东来,红霞漫天,龙气冲天,祥瑞遍地……
总之,就一句话,此经上承天道,下顺民心,应运而生……
反正,宁次是这么觉得的,而且,他也看到了,至于其他人看没看到就不得而知了,想来有缘人自会得见。
随后,民间就流传了一句话,“得道经者,可得仙缘!”
一时间,无数人争先恐后的寻找道经,以求得到仙缘,可惜,沸沸扬扬的闹了半个月也无人得见。
眼看时机差不多了,在等下去热度就要过了,宁次当机立断,将其传了出去,刊印成书。
霎时,人们争先恐后的开始购买,细细研究,寻找仙缘,只是这独特的思想和理念让人有些不明所以,许久也未得启发。
圣地,一座山峰上,几道身影正人手一本道经,不断的翻阅着,只是他们时而皱眉,时而沉思,时而苦笑,表情各异,神态异常。
人群中,一名老者,看着手中的道经,皱着眉头,不解的说道:“你们说这个太上长老会不会是耍我们的?怎么这个看不懂啊?”
“应该不会的!虽然看不懂,但看其中章法有度,思想深邃,不像是随意之作!”日向山摇了摇头,十分确定的说道:“这应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旷世经典!”
“可……这看不懂啊?这怎么办?”
“这个……”日向山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说道:“我也看不懂!”
“话说,你们知道这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什么意思吗?”
“这个……我也不知道!”日向山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扫了一圈,发现无人可解,唯有日足闭眼沉思,似有所悟。
正待几人看着日足,准备询问的时候,突然发现日足身影模糊,气息消散,仿佛融入了四周的环境一般,整个人都“静”在了风景之中。
许久之后,待到日足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整个人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气质,还是精神,都变的那么恬静超然。
众人看着日足的变化,俱都震惊的无以复加,到底是什么能让一个人在短短半日之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难道是……
“日足你不会是悟了吧?”日向山艰难的咽了口唾沫,心中不信,但又不得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