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这是?”掌柜一时间有些不解道。
“家父腿脚有些疟疾,不能长时间站立,否则将会像方才那般腿脚发抖。”面对书阁掌柜的疑问,凌云灵光一闪,摸了摸鼻子道。
凌云实在没想到凌大仁这般不禁吓,竟然被区区几两银子就给吓到腿软,这可不行。
这万一他以后,纵身一跃成为身价百亿的土豪,还不得把他吓得半死?
是得练练,不然以后真要吓出毛病来,得不偿失。
反应过来的凌大仁锤了捶他,并且白了他一眼,仿佛在抗议他方才胡说八道的说辞,表示他的不满。
凌云耸了耸肩,面无表情。
这也不能怪凌大仁,对于他来说如若不是卖婴儿车赚了些钱,他这辈子一次性就接触过这么多钱,更别说算了。
而今听到老人这般介绍,不敢想象一个书院竟然如此狮子大开口。
这难道就是他儿子所讲的物以稀为贵?
是否是因灵山县只有一个书院的原因,所以才敢肆意开价。
原本供书生读书,向来就不是这束脩贵,但如今听到这个价格,凌大仁内心翻腾倒海,一脸迷茫。
但他也只是出来打探消息,具体如何决定,还得回去跟凌大山商讨。
这般想着,倒也放松了许多,反正决定权不在他这儿,用不着他苦难。
虽然径山书院的学费是七两一年,若是决心要科考,这还只是微不足道的费用。
至于真正的大头,那就是书生科考用到的纸墨笔砚,路费以及考试的各种费用,那才是真正的巨额费用。
就单纯用府试来说,去到府城地路费,住宿费,考试费等等,加起来不知道要花销多少。
毕竟他们没去过府城,就像他还没读大学之前,没去过大城市,根本不知道大城市和农村的花销天差地别,让他们不敢想象。
所以古代多少书生去科考的路费和考试的费用,都是向他人借支。
就像电视剧里上演的上京赶考一般,那时候他还郁闷咋滴上京赶考竟然连路费都没有。
这么个穷酸书生,现在仔细一想,心有体会。
第一次科考高中还好,若是一而再再而三不中的话,人家不仅不再借与你,还要找你讨债。
虽然他是个现代人的灵魂,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他一没金戒指,二又不怎么赚钱,只能想一辙是是辙。
若是凑巧想到一个赚钱的行当,倒是不错,向婴儿车。
只不过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古代没有商标这一说,你做出来的东西不可能搞垄断,所以人家一见你赚钱,就纷纷模仿?
有技术难度的还好些,像婴儿车这种简单的拼装,熟练的木匠拆解两遍就会了。
清贫之家的书生,面对如此大的开支,如何承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