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翻看的痕迹,王璐发现有关商业方面的内容,是陈海峰翻看最多的东西。
那些娱乐方面的英文报纸,陈海峰几乎没有动。
这样一来,王璐大致可以确定,陈海峰的身份不光是一名商人,很可能是跟国外有商业往来的大老板。
否则,也不会这么关注英文报纸上的国外商业消息。
出于一种不能明说的原因,王璐请了半天假,往返于申城各大五星级涉外饭店,通过关系弄来了一大批的外文报纸,从中拣选出着重描述商业内容的报纸,这才给陈海峰送了上来。
只是没想到,陈海峰这么就发现了。
陈海峰将咖啡全部喝完,又用清水漱了漱口,说道:“王小姐,我很好奇像你这么年轻并且有能力的姑娘,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为什么要在酒店当大堂经理呢?”
“陈先生,如果我没记错,算上昨天,咱们只见过两次面,你是从哪儿看出我有能力?”
“所谓明人不说暗话,陈某人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对自己的眼力还是有些信心的。”
陈海峰语气玩味的说道:“陈某人是把你当朋友,所以才想和你聊一聊,如果王小姐觉得不方便跟我讲,陈某人也不会不识趣的继续追问。”
“也没什么不方便的,只是不知陈先生听完以后,会不会觉得我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
陈海峰从王璐的话中,听出了另外一层意思。
一开始,陈海峰只是单纯认为,王璐年纪轻轻能够担任申城饭店的大堂经理,显然是一个高智商高能力的人才。
可是通过刚才的事情,陈海峰的判断有了改变,王璐不仅有能力,还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能够从一些细微的事情当中,得出许许多多的背后隐情。
这样的人才,酒店是无法给她一个可以展翅翱翔的平台,外企又或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才是王璐施展抱负的舞台。
陈海峰本打算慢慢靠近王璐,然后将她收为眼线。
现在,陈海峰有了另外一种想法。
自己决定在申城大展宏图,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虽然身旁有一个忠心耿耿的吴松,但谁也不会嫌弃自己手里的人才过多。
吴松能力是有的,但是脑筋还有一些陈旧。
倒不是说吴松是个老古董,而是他暂时无法应对,眼花缭乱的商界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