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但大明已经没了后记 > 第337节(第3页)

第337节(第3页)

时隔五年,明军的战术和装备,比起他们当年印象中的那支军队,又有了极大改变。

有了充足乃至于溢出的骑兵,此时的明军方阵再也不需要像以前北伐时候,小心翼翼,生怕被清军骑兵侧翼包抄。

长达数里的火枪阵列,列为三排,由五个步营组成,两侧各有近万铁骑,枪声不绝。

全部披甲的铁骑,自两侧以钳形攻势,夹击面前汹涌而来的准噶尔三个鄂托克组成的骑兵集群。

将敌人压缩至步兵方阵面前,然后就只闻鼓角阵阵争鸣,铜墙铁壁般的枪楚朝着被挤压的准军缓缓前进。

然后就是风驰电掣而来的火光和铁雨

严格的纪律训练下,每一营,每一队,每位士兵都迈开相同的步伐,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装填,射击,前进,再装填

与此同时,来自两侧的明军铁骑,同样是密集整齐的队列,手持马刀,在阳光下烨烨发光……

-------------------------------------

阿克苏战场以南一百二十里,牙儿干河畔

两军主力都聚集在北面决战,这原本重兵把守的咽喉要道,只剩下一个被僧格抽调一空的鄂托克监视。

就在两军注意力都焦灼一地时,牙儿干河畔却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骑兵

根特木尔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索伦人,也就是明廷所谓野人女真。

索伦人和建州女真的关系很复杂,确切地说,在皇太极以前,双方以敌对关系为主。

索伦部的前头领,博穆博果尔被皇太极击败俘虏,自此后,索伦部就开始变成了满洲的雇佣军和马前卒。

但他们生活的区域和建州女真大不相同,大约在今天吉楚、黑龙江到外东北一带。

索伦或者野人女真只是外人对他们的统称,事实上他们并非一个民族,而是生活在这一区域所有游猎部落民的集合。

由于文明水准普遍不高,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所以成为了廉价但又坚韧不拔的天生战士。

满洲的覆灭,对索伦诸部产生了极大震撼,未开化的部落民总是天生崇拜强者的,面对怀揣压倒性武力而来的明军,索伦部没有丝毫负隅顽抗的意思,立刻就顺滑的投降了。

除了明军的威慑外,造成这一结果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因为此时的索伦部,尤其是生活在黑龙江上游的索伦人,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所以不得不求庇护于明廷。

根特木尔就是那时投靠明廷的,他从曾祖父开始就是索伦部白义耳氏族酋长,部落世代游猎居住于尼布楚地区,是后世我国鄂温克族的祖先。

光烈七年,当时清廷尚在,也就是顺治十年,俄国人东扩步伐加大,进入贝加尔湖和额尔古纳河上游地区时,根特木尔不堪俄国人的要求臣服,遂率族人越过额尔古纳河向南迁徙。

这是历史上康熙朝《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滥觞,而在此时,由于明军北伐成功,根特木尔刚刚南迁不到一年,清廷覆灭,索伦部也就立马变成了明廷属藩。

不同于对建州女真的处置,明廷对于索伦部的处置堪称优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