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拙忽然开口道:“大兄,这木鸢……”
“我说话你到底听到没?我让你去叫上你的列位师兄!”
“哦……”
拙挠了挠头转身,走出屋门以后突然回身:“大兄让我做甚来着?”
“让你叫……”
“算了我去!你在这里等着!”刘辟恶狠狠的将拙推回屋子里。
“做个木鸢都快做魔怔了,你看看你蓬头垢面的样子,成何体统?”刘辟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出门,回头一看,只见拙又重新蹲在地上,刚刚还是一个整体的木鸢已经被拙拆成一个一个零件。
齿轮,还有一个环形铜片……
拙正盯着地上的环形铜片不停的挠着脑袋,嘴里还喃喃自语。
“不行啊……”
“竹片不行……铜片又太硬太重……”
“该以何催动呢?”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
能飞一天一夜。
可惜墨家典籍并没有记录下来制作方式,拙对墨家的天鬼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只有各种各样的创作和发明。
第一百二十六章晒盐法大成功,争端!
说是墨家大匠,就是墨家大匠!
将作少府的秦墨不在少数,刘辟恨不得全部塞给赵泗,不过出于人数考虑,最终只是精挑细选了二十七人。
“赵侍郎如果人手不够,可以随时来此处找我调拨。”刘辟脸上带着热切的笑容为赵泗一一介绍。
其中大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掌握了一定职业技能,掌握了一定的学识,心思活络,文化素养不差的墨家弟子。
刘辟很聪明,没有给赵泗调拨喜欢说教的老古董。
赵泗见状,没有过多客气,直接打道回郎中令之中。
“二三子,此为造纸之术……即以草木造出堪比缣帛的纸张,以取代竹简。如今造纸之术已经略有小成,但是诸君倘若能够有所改进,封爵和赏金亦不会少。”
“此为印刷之术!”介绍完造纸术,还不待一群墨家弟子好奇的观察造纸术的流程以及已经出产的麻纸,赵泗开始为他们介绍印刷术。
“如这印玺一般,覆墨而印于纸上,即可省去抄录刻印之不便。”赵泗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