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阳气重】
家中小儿偶然问起,为什么很多作品的怪谈都发生在学校里?
我说,因为土地利用的原因,很多以前是墓地、乱坟岗的地方,不能够做住房开发,最后只能划拨给学校、部队或政府单位这些用途了呀,毕竟这些机构阳气最重嘛,尤其是学校,都是一群纯阳的人坐镇,其实我觉得应该是闹不起不干净的东西的,这些故事也是凭空想象罢了。
家中小儿说,学校哪里阳气重了?一群小孩卷得要死要活的,作业写不完、成绩上不去,个个累得像狗,哪还有什么阳气?
想了一会儿,家中小儿又说,不过把学校建在墓地上倒是合适,那么多学生怨气冲天,鬼都怕。
********************
970。【不打扰】
疫情前疯狂跑展会那几年,因为飞机坐得比较多,有一次我们这个团队就得到了一个升舱机会,还被安排到了vip候机室。
关于vip候机室,对于我这种吃不了细糠的人来说,觉得与大厅里坐着等也并没有多大区别。除了提供一些免费零食和免费饮料之外,座椅是红木的,够宽敞,很想躺但是也不好意思躺下,况且红木躺着也不舒服,怎样都觉得别扭。
还有个感觉就是太安静了,没人打扰倒是真的,竟然连候机通知都听不到,对于一些商务人士来说是抽空处理事务的好环境,然而我等闲人只能无聊得四处乱逛,跟困兽一般。时不时看一下表,说可以去排队登机了吧?便有小伙伴笑话我,让我不用焦虑,这个候机室不需要排队,到时间了自然有人引导。
说我不焦虑是不可能的,莫名其妙眼看着登机时间早就过去很久了,候机室里仍然一片安静,我总归沉不住气,四处去找工作人员,最后在门外找到个值班的,一问航班号,她才惊讶道你怎么还在这里呀,都没人带你们去安检吗,都快关舱门了~
大家这才开始着急,然后急急忙忙草草过了个安检,跟着专用摆渡车一路狂奔过去,狼狈不堪。上了飞机,看到经济舱的人都整整齐齐坐着了,只有我们一伙人在风中凌乱,简直气不打一处来,还没法去质问vip候机室是不是就主打一个不通知,让我们差点人在囧途了。
从此以后,即便手上拿着可以进贵宾室的卡,也绝不愿意去那小环境呆着,宁可在登机口守着排队。本来也就是享受不了一点的人,跟着劳苦大众在一起反而更有安全感。不过也好,疫情后基本没怎么接触过飞机了。
********************
971。【非遗】
之前一次学术会议被安排跟一个XJ的专家住在一间酒店房间,因为平时接触西北人比较少,所以天南地北聊了很多好玩的事。
印象比较深的是她的团队去采访记录民族非遗的事。因为她的团队基本都是汉族人,所以下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根本听不懂那里的民族语言,而懂非遗的老人家往往又不会说普通话,所以她就只能勉强说明自己的意思,让老人自己介绍,然后他们把音影用设备记录下来,回去剪辑的时候再找懂的人翻译。
最后,在乡下录了一大通,几十个小时的内容,回去找人一翻译,才发现全是抱怨:这些歌舞、手工艺、饮食我们都会啊,我做得才好啊,为什么那家的老头子能当传承人,我不能当啊?他每年都得到传承人补贴了,我们这些做得更好的人都没得啊……之类的云云,反而真正介绍非遗的内容没多少,结果就是这次工作素材基本不能用,还得重新来过,简直哭笑不得了。
这事在我听起来挺稀奇。因为虽然我们这两个地区都属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但是一方面我们这边是民族混居,没有他们那边那样分得那么清楚,所以我们这边汉族人会说方言的也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我们这边的当地人好沟通,即便他普通话说得再烂、再怎么语言不方便,也总会去想尽办法寻找一个可以跟你沟通的方法来让你明白他的意思,所以我们这边的非遗记录工作似乎并没有那么困难。当然,我也没深入做过这方面工作,只小打小闹跟去观摩过而已。真正的专家还是很辛苦的,甚至要去和当地人同吃同住一段时间,跋山涉水,环境条件还是艰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