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早睡早起(二)
计划往往很美好,而变数就隐藏在细节中。
次日一早,王琅不得不再次让婢女准备热水,做了一个简单淋浴。回房看见本来比她慢的谢安已经在系外衣衣带,王琅顿时就挑了挑眉,走过去捏住他的脸颊向外拉了一下。
谢安抬头正准备说话,视线触及到她以后停了停,俊脸带上笑容:“夫人今日容光焕发,风采更胜昨日。”
王琅扯扯嘴角,回了他一个假笑。
汉代改变过去一日二餐的习惯,天子一日四餐,诸侯一日三餐,其余人继续一日两餐,但一般也不太管。晋人因为频繁战乱,社会太不稳定,各地差异更大,而且时常有所调整。
王家过去顺着王舒的习惯一日二餐,后来经过王琅的潜移默化改成了一日三餐。
早上七点的朝食用些白粥、豆羹之类流食,垫垫肚子;中午时分的昼食是一天里最隆重的一餐,有种类丰富的时鲜蔬菜组成五盘菜肴,主食通常是粳米饭,有时也用麦饼,每五日增加鱼、虾、贝等水产或是鸡、鸭等家禽,算是小荤,至于猪、羊等家畜则是大荤,宴客的时候才会考虑置办,寻常两三个月吃不到一次,让王琅这个现代人常常感到无语凝噎;晚上五点的飧食基本就是昼食的剩饭剩菜,做起来简单省事又节约。
谢家还是一日两餐制,早上给谢裒夫妇奉完羹汤,她没有再多留,带着谢安回到乌衣巷赶昼食。
第40节
这是谢安第三次来王家,第一次是受王琅邀请在院子里赏梅,第二次是接新妇,这次回门才算真正在北堂里被招待。
王舒自己是长子,两个弟弟都早亡,没有叔侄亲戚可往来,于是家宴上只有二兄王允之、长侄王崐之两个男丁,以及同意戚里间不用太顾忌男女大防的兄嫂荀蓁一起用餐。
王允之和荀蓁同席,王琅和谢安同席,王崐之自己一席,偌大的北堂只用了四分之一不到的面积,远不似谢家那种似乎把厅堂都塞满的热闹,但因为坐席安排得紧凑,倒也不至于冷清。
饭食如王家一贯的风格,没有多奢华,只是从五盘增加到了七盘,王琅一看,七盘都是自己平时喜欢吃的。她心里一片暖热,拿起食箸往最喜欢的一盘里夹了一箸入口,顿时皱了皱鼻子。
坐在主位的王允之当即就笑了:“琳琅新婚莫非不甚甜蜜,还在挑食。”
王琅哀怨地看他一眼。馅里都是胡荽味,胡荽痕迹一点看不到,他绝对是故意的。
所谓胡荽就是香菜,北方因为胡人君主石勒忌讳名字里有胡字,将胡饼改做麻饼,胡荽改做香荽,南渡士族当然不会跟着他改口,仍称胡荽。
这东西引进国内的时间非常早,按西晋人张华在《博物志》里的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大蒜与香菜的种子,在南北朝已经被多季栽培,通常作为调味料使用,和安石榴汁一样用来给羊肉提味。
她倒也没有讨厌到不能吃,只是觉得口感有点古怪,混进自己喜欢的食物里就更有种白璧微瑕的痛惜感。
王允之端起酒杯饮了一口,遮住自己的笑意。
谢裒从儿子的神态中判断出儿子占便宜,王允之则从妹妹的胃口中判断出这门亲事结得还算不错,否则他妹妹肯定食不知味,态度也不会这么活泼。
正准备让人撤盘,就见他妹妹悄悄把菜夹到谢安碗里。
王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