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
何雨柱带着全家人,从凌晨5点钟开始,站在长安街上,跟其他人一起,送敬爱的先生。
何雨柱曾经不止一次远远的望见过先生,但是他没有福气,没有跟先生说过一句话。
全家臂缠黑纱,胸前戴着白花,三个孩子系上红领巾,在人群里等着。
现在还是冬季,天又阴又冷,两边街道被民众自发站满,一眼望去,街道两边全是人。
老人,妇女,青壮,少年小孩,大家都有序的贴着路边。
历史书很大,能装下古今,历史书也很小,写不下先生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终于,在几个小时后,车开过来了,伴着哀伤的音乐,小车缓缓而过。
街上的所有人都眼含热泪,有的自发的跟着车后而行,想再跟着先生而行。
先生走后,人久久未散,人们口中还呼唤着先生的名字。
何雨柱带着全家,跟着人群而散。
今天,全国都很沉默,院里面都很安静,大家都在缅怀先生。
下午,何雨柱带着砖头去上班,弹头和月亮去上学。
先生也不会希望因为自己而耽误生产建设和学习的。
何雨柱带着砖头来到食堂,那群老头已经在等着他们了。
“建国,去了吗?替我们去了吗?”
“去了,还有很多人一起送了。”
“那就好,我们现在不能出去,没法去送先生,你替我们去了也好。你不知道,先生是多么睿智和蔼的人啊,如果先生见到你后,一定会很欣慰的,会感叹我中华少年有人才出啊!”
另一个老头搭话
“建国,你要是有幸,早生几年,说不定还能有机会和那位一起吃饭,听他教诲,我跟你说,他的酒量很好,酒品更好啊!”
一群老头正跟砖头倾泻着自己的情绪,怀念以前自己为事业奋斗的时光,还有以前的教诲。
他的离开牵动了人民的心,全国各地都在陆续的前来,去广场献花,以青年为多。
清明节前后,街面上的青年和学生渐渐的多了,每天都在聚集,人山人海。
4月5日,晚上,天空下着雨,何雨柱一阵心神不宁。
半夜11点多,外面一阵敲门声响起,何雨柱赶紧起床,穿衣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