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帝对此极为不舍,言辞恳切道:“儿臣年轻,还需母后在旁教导……”
孙若清便只留给了儿子四个字:“虚心纳谏。”
便言她自己天资平平,嫁入皇家前,更对军政之事一窍不通。这些年来,能做好储妃,乃至国母,八成要靠,有良才贤臣,忠心辅佐。
所以教导隆裕帝,定要以法为本,善用人治。
隆裕帝受教了。
………………
然后拜别父母的第二天,就找时任太子太傅——虽然他暂时还没立太子,的袁善见问策,问他怎样可以废了淮阳王了……
嗯,淮阳王,按照昌平帝那一辈的排序,就是三王爷。乃越太后之子。
——越太后,越姮。文帝发妻,生前居越妃之位,死后则由宣后上表,请文帝追封了她皇后之位。
陵寝是在文帝皇陵的右配殿里。
按文帝的意思,
将来他皇陵的左配殿还是留给宣后,他们三人死后,还在一块。
但是文帝死后,
昌平帝就另选风水宝地给宣后建造了陵寝不提。
………………
值得一提的是,
因为越妃死后被追封成了皇后,三皇子也水涨船高成了嫡子。虽然当时的太子依然占了嫡长子和储君的名分。
但储位还是一度飘摇。
所幸他毕竟是当了四十多年太子的人,根基深厚。
二皇子年纪大了,也与太子兄弟同心起来。文帝对宣后、太子也有感情。
三皇子到底是没走到弑君夺位,囚父杀兄那步。
所以昌平帝在位期间,虽然打压了淮阳王许多:包括但不限于把他软禁在都城,封邑只许金钱供奉,不许他干涉军政之事等等等等……
但还是留了三皇子一命,并一位亲王应有的尊荣。
可很显然,昌平帝对三皇子会顾念一分血脉亲情,隆裕帝对那位不是一脉的叔王则没有多大容忍度了。
袁善见明白隆裕帝的意思。
但一早娶了程少商为妻的他,身上早有深深的东宫烙印,所以和淮阳王关系自不亲近。这种时候,也不会劝隆裕帝得饶人处且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