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村一百多户人家,一千多口人,读书的也有那么几个,但是考取功名的就两户人家。
一个是林家,十多年以前出过一个通进士,现在在外让官。一个就是江家父子,两个秀才,一个童生。
江秀才是这几年才开的学堂,之前一直读书准备乡试了。可惜,连着三次都落榜了,年纪也大了,歇了科举的心思,开了学堂。
“哎呀,江家起来了,一门两秀才,家里的女人都跟着享福了。前几年,秀才娘子还得下田干活,这几年不用下田了,人看起来年轻了不少。”
“可不是吗,我也不指着家里的两个孙子能考取功名,跟着秀才老爷学点字,以后去县城找个活计,我就念阿弥陀佛了。”
“你家有木匠的手艺,还有钱送孙子识字,我们就不行了,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几个妇人端着木盆,边往河边走边说着闲话,村子里洗衣服都在河边,家里有井的人家也不多。
慢慢的,下田的,上工的,都走了,村子里也静了下来。
江家院子里,江书韵在书房看书,他要先熟悉原身的很多事情。
内室,沐以安看着睁着眼睛独自啃着手的胖娃娃,真好,无忧无虑没烦恼。
调整一下自已的心态,开始在大脑里有序的搜索有用的信息。
原身的年龄,脾气秉性,为人处世,有哪些技能,读书识字与否?
沐以安本来就是让事有规划的人,她先搜索原身从小到大的事情,片段不是很多,这时代的女人,几乎困在一亩三分地,出门的机会不多。
把原身的事情了解的差不多了,再搜索她娘家的,毕竟,有娘家撑腰,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重要的。
沐以安不会用毛笔,现在也不能记录下来,只能在大脑里过一遍,让自已心里有数。
娘家的完事以后就是婆家的,毕竟这是她生活的地方。
原主十五岁成亲,十六岁有孕,十七岁的春天生了长子,接下来是小两岁的次子,最后是五个多月的长女,间隔的时间还挺匀称。
沐以安下意识的回避原身生子的片段,她害怕,太吓人了。顺产啊,那是多大的勇气啊!
人物关系整理完毕,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了,那就是原身的经济状况,这个真的很重要。不管是什么朝代,还是什么国度,钱,都是一个人立足的基础。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这话,可是至理名言!
随着记忆的增多,沐以安也越来越清醒,慢慢变成那个冷静的沐以安,她可是一步一步从小山村走出来的沐以安,村里人都叫她狠人的。
一时的迷惘,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逐渐恢复,宕机的大脑,已经重启,正常运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