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建好后,不仅有各大专门学院,比如经学院、算学院、医学院、文学院、武学院和农学院等,还有足够学生活动的场地以及宽阔的师生宿舍。
教师宿舍也迎来了一批讲师,正在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准备。
书院的院长是退休的太傅杨邵恩,此人德高望重,门下弟子众多,也出了不少做官的学生。有他的加入,其他学子慕名而来,一时沧澜书院出了名。
有了足够的师资和生源,有强大的背景,有广阔优渥的教学场地,有充足完善的教学设施。。。。。。沧澜学院在短短一年内就发展起来,稳定地办了下去。
大臣们想不妥协都不行,一个两个的背着其他人,偷偷把孩子送进沧澜学院。
他们没想过有什么好的发展,只是想向即将登基的太子示好,希望能够一笑泯恩仇。
将孩子偷偷送到学院报名处的大臣,没想到还会遇到其他几个偷偷摸摸的大臣。
这就有点尴尬了。
仍记得前几日,他们还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义愤填膺地表示:要团结一心,向太子等势力抗衡到底,为了世家大族的切身利益。
转眼间,皇帝便宣布了要传位给太子的圣旨,着实打肿了不少大臣们的脸,还是反复摔打的那种。
太子上位,除了支持他的大将军一家和国师,其他的大臣还有活路吗?
根本不用仔细考虑,大臣们纷纷倒戈,招呼也不跟其他同盟打一声,颇有卖队员来求自保的意思。
好哇,原来你竟是这样面憨心奸之人!
几个大臣在报名处面面相觑,对视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对方的指责。
于是,这个脆弱的同盟,朝夕之间土崩瓦解。
有了这几位大臣的先例,其他大臣们还会犹豫吗?
根本不会!
就算皇帝和太子想从天下百姓中择优录取,他们家族中的子弟,年幼时便开蒙,已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家中书香浸润,朝中又有人,还有教书先生做外援,定然比一无所有的平头百姓强上数百倍。
想要出头,他们在书院里就把他们按下去!
实在按不住的拔尖人才,也可以收归自己一派。
如此盘算,大臣们终于说服自己接受了这个结果,接受了沧澜书院蒸蒸日上的事实。
其实,自从皇帝登基后,重用自己一脉的心腹,加之前些年满门抄斩了那么多豪族——世家势微,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世家纷纷憋着一股气:就不信学而优则仕,他们家族中的子弟会差了。。。。。。
刚回封地没多久的两位王爷,又接到了参加太子继位大典的圣旨,内心的天平彻底歪了,心里有再多的嫉妒不甘,也都化为了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