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这世上还存在小人族吗?
这玄幻出正常西游记的境地了吧?!
好在他没在风中凌乱多久,就看见一发髻乱糟糟的青年从铺席中猛地冲出来,啊,大安人将临街的店铺称为铺席。
他俨然是追着逃跑小人去的,一边跑还一边高呼:“站住,赤,别跑!”
赤?高长松思索一秒,恍然大悟,哦,陶土小人身上穿的衣服是赤色的。
他暗地里看左右,却见街上的人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只得询问看似知情的钟离珺道:“钟离郎,那是何物?”
钟离珺本在神游天外,听高长松言后赶紧顺着看去:“啊,是磨喝乐啊。”
这对高长松来说是个新名词,他绞尽脑汁搜索记忆,都没找到相关内容。
那磨喝乐到底是什么呢?追根溯源,这是个梵语词汇,磨喝乐本来是指是释伽牟尼的儿子,但在传入中国后,也不知是如何演化的,最后竟然变成了七夕节时供奉牛郎、织女的粘土人偶。
高长松:!!!不是,这咋演化,也差得太太太太太多了吧!
而且,供奉牛郎织女的陶土小人,那也不应该能跑吧?
钟离珺:什么,磨喝乐不能跑吗?
高长松为这离谱的粘土人而震惊,他决定去看看,但在此之前,他终于明白为何大安城会如此热闹了,是因为乞巧节啊!
乞巧节即七夕节,唐代时,七夕活动还是很单一的,节日的重头戏在女孩儿身上。女子有个活动,即拿着线头对照月光穿针眼,都说“乞巧”“乞巧”,谁先穿过针眼,那就是得巧。
男子也不是没有活动,传说中七月七是魁星的生日,大凡是想要读书考取功名的,都少不得要拜上一拜,以求考运亨通。
以上这些,那都是唐代的,你说宋,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这大安城中,七夕节俨然成为了全民狂欢的节日,卖磨喝乐是最基础的。民间百姓买对陶土的凑热闹,有些聪明的商贩为将磨喝乐高价卖给贵人,用象牙雕刻人偶身,用宝石装点衣着,极尽奢华之能。
当然咯,哪怕卖得再贵也是有人买账的。
除了磨喝乐还有各色应季的瓜果,甚至有心灵手巧的商贩将瓜雕成“花瓜”等,至于什么针线、酒炙等,吃的用的穿的都有卖,倒不如说七夕成了这儿的购物狂欢日了。
高长松始终顾念着那会跑会跳的小粘土人,他在街道上左右张望着找。愈往深里走越容易看见遍地的磨喝乐摊。这是种七夕专供的小陶土人,很少有铺席一年四季都卖磨喝乐,甚至有很多修士,是挑担卖磨喝乐的。
然后他发现,这群磨喝乐会动。
不,不全是所有的磨喝了,但真的有很多都会动啊!
高长松倒吸一口冷气,这这这、这是什么黑科技!
他当即回头问钟离珺:“郎君,那些磨喝乐怎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