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它就并非人人都可以穿戴。
在特定场合,只有那些真正站在权力巅峰的人才能做此打扮。
甚至连穿着这衣服的人之间也会互相区分,只有某些高阶人物,才能在同一场合下穿上相同的衣服。
现在,学生们忙碌了一整天,疲惫但满足地坐在长桌旁,用餐,互相交谈,而在这片热闹的氛围中,有一处特别的宁静与焦点,吸引了每一双眼睛。
那就是校长所处的位置,他永远都是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
*
一般这个时候,就是校长与学生们的谈话。
夏修与学生们的理念交流一般按照诘问法来进行,既一问一答,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深入的提问来引导对方思考,提问通常是层层递进的。
这种方法并不是为了“告诉”对方正确的答案,而是帮助他们自己发现答案。
不同于以往的日常,这一次的餐桌气氛显得尤为凝重,尤其是坐在一起的两位学生。
——约瑟夫·加德纳·斯威夫特。
——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
他们两个是学生当中少有的经常提问校长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们都对校长足够敬畏,所以提问总是很少,而只有这两人,经常提出问题。
两人虽然坐得相隔不远,却依然没有太多的交谈。
约瑟夫·斯威夫特是典型的艾迪西联邦人精英家庭的后代,他有着一双靛蓝色的双瞳,鼻子高挺,脸颊和下巴线条较为鲜明,一头金色的中长发。
作为最为典型的艾迪西人,约瑟夫从小便被灌输优越感与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
约瑟夫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企业家,母亲则是政治界的活跃分子。
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约瑟夫早早就接触了政治、科技以及社会的最前沿思想,虽然他并不急于从事政治生涯,但家庭的背景始终给了他一种自信的优越感。
他的眼中,世界是充满竞争的,只有不断前行,才能在这个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而坐在他对面的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则是一个典型的东部奥列庭青年。
这些生活在远东的奥列庭人,肤色略显黄中带白,一头短寸,一双黑色的大眼睛,眼睑略有内双,鼻梁较低,颧骨较高,身体健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里并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父母都是在奥列庭移动城市的煤矿村里勤勤恳恳工作的小职员。
奥列庭是一个强调集体主义与国家主导经济的国家,因为天灾繁多,他们的社会思想总是强调社会责任、集体协作以及为国家和紫袍皇帝和天人们奉献的意识形态。
图哈切夫斯基从小受到的是这种集体主义的熏陶,所以总是充满忠诚与敬畏相混合的责任感。
只不过,这种责任感却在天灾的冲击下被深深撕裂。
随着天灾的崩坏,被自己所处的家乡,被移动城市的天人们轻而易举的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