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神秘人一 > 第83章 走近克孜尔嘎哈烽火台(第2页)

第83章 走近克孜尔嘎哈烽火台(第2页)

花池看见远处一个高高的红色土塔,她知道,这个就应该是今天拍摄的地方,克孜尔尕哈烽火台。

这里距离库车市只有十二公里,车刚开出城不久就可以远远看见它。

大家下车后先在原地驻足观看。

然后在钟导的指导下,摄像师刘军和其他工作人员在烽火台西面架好了摄像机开拍。

第一段主持词,夏有玉从烽火台下向五十米外的摄像机走来,他边走边说,

“座落在库车市却勒塔格山下的克孜尔尕哈烽燧高13。5米,它修筑于两汉时期,是古丝绸之路中建造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处烽燧遗址”

夏有玉今天穿了一件墨绿色衬衣,灰色长裤。在土黄色的烽火台前面像一棵绿色的小树。

随着夏有玉的主持词,花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古老的场景。

那时候这个烽火台刚建成不久,高耸的塔楼威风凛凛,楼下的大门清晰可见,崭新的土黄色墙壁在阳光下很亮丽。

有几个古代士兵穿着盔甲,带着金属高帽,手里拿着长矛,在烽火台前走来走去。

夏有玉站在烽火台不远处说,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烽燧就成为守护绿洲的重要军事设施。

古龟兹大地上散落着不少形态各异的烽燧,它们默默守护者龟兹城的和平与安宁。

克孜尔尕哈烽燧基底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米,南北宽约4米。由基地往上逐渐收缩成梯形,高约13。5米。

烽火台为夯土结构,下粗上细,由下向上逐渐收缩。烽燧主体系夯土所筑,夯层厚约20厘米,烽燧上部以木柱为骨架,每层间距约1米,顶系土坯垒砌。

克孜尔尕哈烽燧因为位于盐水谷的出口,盐碱大、土质黏性差,不适合砌筑墙体。士卒们只好挖掘红土砌筑,因此,烽燧成了红色。

花池可以想象古代守边关的官兵十分辛苦。

一千多年前的官兵在这里守卫烽火台,冬天的气温据说是零下20度,他们穿着厚重的军服,行动不便。

但他们还要在寒风中站在塔上站岗,或是围在楼底下屋子中间的小火炉取暖,吃粗粮做的干馍,没有菜,肉也很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夏天据说最高温度有38度,这些士兵要在烈日下站岗,要和无数蚊虫作斗争,每个人经常被蚊虫叮咬很多大包小包,痛痒难忍。

但他们没有电蚊香和清凉油,风油精,只能忍受痛苦。

无论古今,守卫边关的官兵都是最苦的,他们常年呆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食物缺乏,孤独寂寞,风吹日晒,每天还要操练,站岗很久,苦不堪言。

花池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善于共情,每当想到受苦的人们,就忍不住同情伤感。

她想,我们现代人看到的是烽火台的高大壮丽,可是千年以前,中国大地上的无数烽火台守卫士兵却是用鲜血和生命,用无尽的痛苦守卫着它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