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参谋长提出的想法,还是让他实践1下,1些炮弹换指挥官的经验,很值!
9月2十日,西西伯利亚集团军群炮群向叶卡捷琳堡投射了数万发,总计上百吨各类气体。
在气体消散后,穿戴防毒设备的华夏帝国6军在坦克的伴随下,缓慢的靠近着城市。
咚咚咚咚……
也许是坦克给了俄国人心理压力,距离还很远时,俄军的重机枪就开始了射击。
乒铃乓啷~~
叮叮叮……
“停车!”炮手蹬了1脚驾驶员。
坦克立即停下。
炮手眼睛盯着瞄准镜,做了些许调整后,向冒烟处开火。
轰!
47毫米短管炮将1点36公斤的高爆弹头喷射出去,两秒或3秒后击中了冒烟的地方。
叮叮叮……
乒铃乓啷~~
“叮”是子弹打到装甲的声音,乒铃乓啷则是子弹打坏或者打掉了坦克身上的杂物发出的声音。
子弹打到坦克上的声音从未停下,证明这1炮并没有命中目标。
轰!
第2炮。
轰!第3炮。
连续两发炮弹,在尘埃还没散去的时候冲向目标,激起更大的尘土。
“好了,继续前进。”炮手确认枪声停了之后,又蹬了蹬驾驶员。
嗡!轰隆隆隆……
坦克刚刚重新发动。
咻~
boom!
1发炮弹从他们身边划过,在后方爆炸。
“是反坦克炮!”随行的步兵观察了1下爆炸,很小,证明装药很少,口径大概率不大。
铛铛铛!
步兵拿着头盔,在坦克身上连续敲了3下。
坦克在战斗过程中,对车外的感应极为有限,随行的步兵及时提醒能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