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塞利姆所得到的情报看,在法国忙着内斗的同时,欧陆诸国也没闲着,或者说对于他们而言,这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毕竟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在带英不下场的情况下,欧陆大致的矛盾其实相当明确了。
即奥法矛盾(几百年的欧陆霸权争夺),奥普矛盾(关于德意志的统一问题),土俄矛盾(俄国想要南下)。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三分波兰(普奥俄之间的矛盾),瑞典挨打(俄瑞矛盾),巴尔干争端(奥土矛盾)。
塞利姆在此时要做的推演,就是把代表法国的那一环从欧洲这盘棋上短暂的抽开。
可以看出,此时整个西欧短时间内出现了一个真空区。
而法国在这一时期内失去对外威慑的结果就是,这不仅短暂的解放了英国的注意力,让他得以将自己的触手向更远处延伸,也标志着奥地利与普鲁士的压力得到了缓解。
由于上一次的俄土战争的草草结束,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没能争取到和普鲁士缔结军事同盟的机会。
当然,缔结了军事同盟也没啥用,历史上叶卡捷琳娜二世一对波兰开战,腓特烈-威廉二世立马就凑了过来,就为抢口热乎的,生怕老毛子一个人给干完了。
就现下的情况看,奥、普两国对法国的国防压力小了许多,完全有实力开启二次瓜分。
再加上一直因为俄土战争而倍感尊严大失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尽管俄军在俄土战争结束后成功逼退了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
但叶卡捷琳娜放出去的豪言却一个都没有实现,苏丹在交锋中隐约占据优势,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也没有向她致歉。
一纸《韦雷尔和约》就宣告了两国间战争的结束。
这让自诩比肩彼得一世的叶卡捷琳娜非常恼火,这个时候不找波兰刷点威望找谁刷啊。
三家一拍即合,瓜分波兰的时机已经到来。
1790年二月十五日,普、奥、俄三国组成联军,分别进攻波兰。
三国借口波兰传播法国大革命,武装干涉了波兰内政。
而波兰的应对是没有应对,至于为什么,此处就不得不提到波兰堪比早期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君主选举制了。
实际上,波兰一开始本来是一个家天下的国家,但雅盖隆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齐格蒙特二世没有继承人。
考虑到自家有绝嗣的风险,齐格蒙特随即开始进行联姻与寻找情妇。
他设法取得了瑟姆(议会)的支持,使得他的一切男性后代皆可继位为波兰国王与立陶宛大公。
但在齐格蒙特二世去世时,他仍旧没有男性子嗣。
一生英明,游走与天主教与新教争端之间,促成了卢布林联合(波兰与立陶宛合并成联邦)的齐格蒙特二世最后为这个国家创造出了自认为更有利于联邦的君主选举制。
在塞利姆看来,做出这套制度的齐格蒙特二世最后考虑的压根就不是什么联邦的未来。
比起联邦的未来,他更多的是对某下半身堡的提防。
他惧怕对方因为和他的联姻而再一次的拿走一个王国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