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会计,这几位是新来的知青,你和他们介绍下现在知青的粮食政策。”
徐会计头发己经花白,戴着一副老花眼镜,抬眼看向唐瑜她们。
抬手把滑到鼻头的眼镜往上抬了一下。
他不喜欢这一批的新知青,现在己经十月底,农忙刚结束。
这是一批躲农忙的知青,肯定也是好吃懒做的。
徐会计己经在心里给这几人打上了标签。
“新知青前半年国家在粮食上有补助,男知青每月38斤粮食份额,女知青33斤。
二分细八分粗。
你们这个月的粮食关系还在原来的户籍,下个月开始才会到我们村。”
徐会计有一股以前读书人的风骨,端起茶缸喝了一口,继续说:“所以你们的这个粮食份额也要到下个月才会有。
不过考虑到你们刚到这边,都没有带粮食。
你们可以先预支下个月的粮食份额。”
徐会计仔仔细细的把知青的粮食政策介绍了清楚。
还介绍了一些其他问题,比如粮食不够的时候,可以预支工分,到时到他这里登记下,就可以去预支粮食,当然这是有度的,是按照你每天赚取的工分计算,能够承担的。
初看可能会觉得每月女知青有33斤粮食,会觉得挺多的。
但是这个年代的人普遍缺油水,加上重体力劳作,食量比现代人大很多。
这个粮食份额,大概也是经过计算的,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什么都要紧着来。
省一些,还是能够维持日常生活的。
唐瑜听到每个月有33斤粮食补贴,瞬间开心了。
印象中,原身在城里的粮食定量才28斤。
原身虽然不能说是被磋磨长大的,但每天也是需要干活的。
到时每天再轻轻松松赚个七八个工分,那还不爽歪歪了。
怪不得以前看年代小说,都说很多知青还能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