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桦年轻,胆子又小,知道自己没做午饭,过意不去,就是不好意思嘛,连忙到灶台前帮忙添柴火。
婆婆因为她是陈家湾的女孩,有点照顾她的面子,因为陈家湾是一个大姓,一般人都不会刻意去招惹陈家湾的人,以免到头来吃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媳妇过来主动帮忙,满腔怒火强压下去,但是,质问的声调提高了几个分贝:“你肚子吃饱了,就不管别人了,饭都懒得做。”
致桦本想着解释一下,见婆婆生气,也不想跟她辩解,闷声闷气地给灶里添柴。
婆婆见儿媳妇不吭声,只道是媳妇理亏不作声,更来气了:“早就该分家了。把你们带了快一年,我这还有一排小的没完成任务,也该体谅体谅我们做老人的人。”
此话一出,就知道婆婆早就有分家的打算,现在挑明了,致桦心里不好受,也怪自己没做饭,惹婆婆真生气了。在灶前一边添柴火,一边小声问婆婆:“小伍(儿子小名)他拉了一上午的肚子。不晓得,要不要去卫生院看看。”
婆婆生了一群孩子,都是散养长起来的,小病小闹的,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没好气地说:“拉个肚子,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自己吃东西注意一点就是了。他在吃奶,拉肚子还不是你自己瞎吃东西了。”
致桦相信长辈养娃的经验,也就没有抱孩子去看病的打算。
婆婆把蚕豆添到有水得碗里。只闷了半分钟就把水沥掉了,锅里放油,洋葱丝,再把刚刚发水的蚕豆倒进锅里。放盐,炒几下,一碗蚕豆就炒好了。
致桦呢,一样肚子饿了,帮着在灶前添柴,饭也可以快点做好。
早过了吃饭点,当然都饿了。
今天的这顿午饭,注定在不愉快中解决。
下午,小家伙肚子拉空了,反而睡着了,致桦没了小家伙的闹腾,也空闲下来了。
婆婆想在家里睡个午觉,再去地里干活。
致桦公公今天给别人帮忙去了,不回家吃饭,
云飞下村庄收麦子,中午没有回来。
家里就婆媳俩和孙子,致桦见婆婆睡午觉,也在儿子的摇篮边,搬来两个长条凳拼凑起来当小床,躺在上面歇一会。
这样的气氛,本该温馨,一家三代同堂,和和美美。
有谁知。这里面蕴藏着无形的导火索。
公公婆婆,辛辛苦苦把大儿子交盘稳当了,理当再为二儿子打拼攒钱,给二儿子结婚娶媳妇做准备。
现在大儿子一家三口,也真该分家了。
人大分家,树大分叉,天经地义。
晚上,云飞回来,致桦把白天中午的事跟男人说了,云飞说:“我这不正准备做房子么,就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宅基地。不急。慢慢来,我们也该分开了,老二要结婚,我们必须搬出来。”
致桦一激灵,慌忙问:“老二说好媳妇了。”
云飞笑了:“还没呢,但是,要有这个准备吧。”
致桦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马上要结婚呢,真这样,我们都不知道往哪里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