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卫韫走得很早。
他甚至没有惊动楚瑜,
等楚瑜醒过来的时候,
人早就已经走了,
楚瑜双手拢在袖中,
站在门口,
呆呆看了门外好久,
直到长月叫她:"大夫人。",楚瑜这才反应过来,她回了神,
低低应了一声,才转身回了屋中。
卫韫走后,整个白岭上下就交给了楚瑜,
卫韫在前线,
楚瑜负责打理好后方。她其实并不太擅长这些,但是当年跟着顾楚生久了,
观摩久了,
自然也知道一些门道。
后方最复杂的,
其实就是人情世故,
粮食、兵器、军中物资,从哪里来,
怎么送过去,
到处都是门道。一个地方打仗,
税赋如何征收,如何鼓励商贸,
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最大程度保持军资的状态下又不扰民,这些都是楚瑜要去考虑的问题。
大楚一贯轻商人,然而楚瑜却是一反常态大力鼓励商贸,甚至鼓励商人将资金投入到农产一事上,这些商人比楚瑜聪明得多,他们若是愿意插手农产,有的是办法增收。
卫韫出去十几日,楚瑜几乎都不回卫府,就直接休息在府衙。一来她不敢去见柳雪阳,二来她也的确没有时间。
她有时候会想卫韫,想他的时候,她就写信过去。青年回信很快,几乎每天都有他的信件回来。这时候会让楚瑜想起最初他跟着卫珺出征的时光,他代替卫珺写信回来。楚瑜将卫韫写给她的信都珍藏在一个盒子里,好好收起来,放在自己手边。
每天办公的时候,想他了,她就抬起头看看那些信,感觉好像这个人还在自己身边一样。
而卫韫在前线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