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地里,小报《崔四郎传》也书写到第十三回,准备付梓。
昏礼前两日,洛怀珠还在点烛彻夜改稿,觉得不够得劲,磨着即墨兰给她文中那一篇《过荆论》润笔。
荆,乃大乾往上数,第五个朝代。
即墨兰被迫熬了一夜,以至于大婚当日,青着眼黑着脸,被误认为极其不情愿嫁外甥女。
也许不算误认,他的确不想洛怀珠嫁仇人之子以复仇。
然而不管他愿意不愿意,洛怀珠主意已定,谁也劝服不了。
春风三月,十里红妆,红绸铺地。
京师已许久没有那样热闹。
洛怀珠闭眼坐在车里,听着外头沈妄川骑马绕车三匝的动静,想的却是京中近来有流民,言道京师北去千里远的上北平原,营州一带春汛滥发,田地被淹一事。
朝堂之上,还没有消息传出,到底由谁前去处理。
不过上北平原春汛,并非今岁才有之事,且他们大乾向来惧怕春汛不足,鲜少有春汛滥发之事。
一看就知道有人在中间做了手脚,唐匡民怕又得发一顿怒气。
此时此事,便是一个烫手山芋,谁接谁难办。
车子辘辘滚过武学巷,向着南薰门里大街而去。
微微摇晃的车内,洛怀珠手中的扇子就搁在膝盖上。
许久,车停。
她才重新拿起绣有双喜的吉祥纹团扇,遮挡在脸前,等着车门打开,从容走出去。
青色的裙摆,扫过脚下马车铺垫的厚毛毯子,落地踩在席子上。
“新妇出车,福气绵泽。”
“传席入门,喜气盈门。”
“马鞍跨一跨,平安祥瑞不愁煞。”
“灶台老爷拜一拜,从此米粮满布袋。”
“入得百枝帐,百子千孙长。”
……
傧相嘴里不停冒出吉祥话,对应着每一道礼节。
洛怀珠垂着眸子,脸上摆出新妇大方微羞的表情,跟着完成一道道仪礼,直到拜完堂、却扇、吃同牢盘里三口饭、合卺、梳头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