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闻其详!”果然,李之藻立马就听明白了,注意力全集中在太子勾画的器物上,把讲学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divclass="contentadv">上午两个时辰全在讨论望远镜的设计思路中渡过了,洪涛并没一次性把设计图画出来,而是故意只说开头,先让李之藻发挥想象力,再经过两个人的争论才最终形成初定稿。
然后这位员外郎就揣着十几张草图急不可耐的走了,说要去问问利玛窦等人,看看设计图里还有没有缺陷。过几天还得兴致冲冲再回来,就发现的问题和后续制造环节继续交流。
看到没,洪涛一个字没提,这位大明工部官员就主动靠了上来。假以时日,等他看到自鸣钟和更多奇思妙想之后,除了继续追随别无它选。哪怕知道有飞蛾扑火的危险也忍不住要靠近,这就叫投其所好。
下午,洪涛摇身一变成了讲课的,在东宫前院东配殿里给十个满脸懵懂、两眼无光的宦官工匠当老师,一点一毫的教授他们该如何看懂图纸,又该怎么去加工零件。
这个工作听上去不难,但做起来艰难无比。宦官工匠年纪大的五六十、小的也得三十多,手艺都是不错的,可越是手艺好思维模式就越固定。再加上从来没如此近距离和太子接触过,内心忐忑分散了注意力,理解速度慢如蜗牛。
好在洪涛前几辈子接触过宦官,知道他们的心理状态,早有心理准备,对此种情况一点不着急。一遍听不懂就讲两遍,两遍还听不懂就讲十遍,什么时候听懂一半以上再聊付诸实践的事儿。
陈矩只派来了工匠和熔炼设备,并没说材料也由内官监负责。现在东宫等于是自负盈亏了,能不浪费就别浪费,必须省着过日子。
“王公公,千岁爷一向如此?”听课的除了宦官工匠之外,门口还站着几位东宫官员。大家全都是来了没多久的新人,对太子殿下的性格脾气还不是很摸门,见到此种情形岂有不问的道理。
“王局丞,咱们本该按照千岁爷的意思去做事,其它的少想才是。好啦,各位都去忙吧,明日殿下要在院内起火烧窑,所需物品可曾准备妥当?”
其实王安也没见过这么能说的太子,心里不停嘀咕,可当着一众下属又不能说我不知道,只好摆起官架子把闲人赶开,免得多事。
万历三十年二月二十三,太子朱常洛带着一群宦官工匠,正式在东宫前院配殿建立了名为时间的钟表作坊,开始了自鸣钟的制造。
说是作坊,实际上除了两口坩埚之外大部分材料都是向银作局采购的。制造钟表是个精细活儿,不需要大型设备,也没什么大响动。
在外人看来东宫并没不妥之处,太子每日依旧去文华殿听课,且风雨无阻、坚持不辍。学习进度不能说快也谈不上慢,四平八稳,很符合本人的基础和性格。
可是做为太子,一举一动都不可能离开内廷和外朝的关注,没过半个月就有奏报递到了司礼监,说太子有点不务正业。但都被陈矩扣下了,不等这些人继续纠缠,另一件事就把他们的注意力全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