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起座说道:“这宝座岂可长据,倘禁兵到来如何对敌?”张韶和苏玄明面面相觑。苏玄明这才发现两人的沟通出了问题——苏玄明本来想鼓励张韶干一番事业,而张韶只想与自己来皇宫吃饭!
这时马存亮已经调兵遣将,派左神策大将军康艺全、将军何文哲,连同闻讯赶来的右神策大将军康志睦、将军李泳等人合兵一处,向染工们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一百多人的乌合之众怎么抗衡得过正规军呢?三下五除二,义勇军全军覆没,张韶和苏玄明也死于乱军之中,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此灰飞烟灭。
这晚宫门全闭,敬宗留宿左军,中外不知所在。第二天黎明,在左右神策军的护卫下,李湛凯旋还宫,然后论功行赏,论罪行罚:马存亮功劳最大,给了他二百户做食邑,梁守谦也跟着升了官;守卫宫门的宦官本来应当被处死,最后改为杖刑。
这就是着名的染织工人谋反事件,张韶为了验证一下朋友的预测,赔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本来好玩的一件喜事,最后却化成了血腥的悲剧。
敬宗时有个假太监名叫刘克明,他是大太监刘光的干儿子,凭借刘光的势力进了宫,也成了一名太监。但是他与其他太监不一样,他没有净身,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湛特别喜欢玩,于是刘克明就陪他玩,时间一场,刘克明就受到太子的喜爱。
得到太子的喜爱之后,刘克明开始在后宫之中呼风唤雨,宫女们知道他不是真正的太监之后,纷纷献身于他,每天晚上都有不同的宫女为他侍寝,他的生活比皇帝还要滋润。李湛登上皇位之后,整日不理朝政,每天只知道游玩,对后宫的三千佳丽也不管不顾,于是刘克明不再满足于宫女,而是将魔爪伸向了后宫的嫔妃,时间一长,后宫便成了他的天下,后宫里的女人都围着他转。
后来有一次刘克明陪皇上打猎,皇上不小心一箭射在他的大腿上,刘克明假太监的身份败露,他找人一起杀死了皇帝,那个时候李湛才18岁。
杀死皇帝之后,刘克明冒出了一个更大的想法,那就是掌控朝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刘克明伪造遗旨,拥立当时的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太监王守辰带着大批兵马攻进了皇宫,刘克明投井身亡,绛王李悟被杀,王守澄拥立李昂为帝,即唐文宗,改年号为“太和”。
唐文宗在位时不好女色、勤勉听政、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致力于复兴王朝。但是大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人掌握朝政,唐文宗要权力没权力,要自由没自由,皇帝当得比太监还难受。
开成五年(840年),唐文宗抑郁成疾不能起床,他叫来宰相杨嗣复、李珏二臣,嘱咐他们辅助太子监国。仇士良、鱼弘志闻讯后立即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王,并派出一班神策军士兵去迎接安王李溶。
这班士兵都是一些没文化的粗人,听到命令后匆忙来到十六王宅,可是却不知道迎接哪位亲王了。一群人站在王宅门口面面相觑,仇士良反应还算快,又派了一个信得过的手下追去,然而这个人是个脑子明白但嘴上讲不明白的笨蛋,到了王府门口嘴张了半天,才傻乎乎地喊出一句“迎接大的!迎接大的!”神策军听到后还是一头雾水,搞不清到底该接谁。这时王府里的安王和颖王也听到外边的喧哗,但他们在没有确定到底是谁之前都不敢贸然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两个大男人发怵的时候,颖王妃王美人走出王府,她极其镇定地对满脑子浆糊的神策军士兵说道:“你们听着,所谓‘大的’就是颖王殿下。你们睁大眼睛看看,颖王殿下身材魁伟,当今皇帝都称他为‘大王’。你们的仇公公也和他一起喝过酒,是生死之交。拥立新君可是头等大事,你们出了岔子要被杀头的!”众人一听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这个女人说的是真是假。王美人立即转身回府,把隐藏在屏风后边的李炎推到众人面前。果然李炎高大魁梧,神策军士兵都被忽悠住了,于是立即护送李炎来到少阳院。看到李炎,仇士良恨不得一头撞墙。但现在只好将错就错,册立颖王为皇太弟。
2月10日,李昂带着无限的惆怅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太和殿,享年三十一岁。
李炎生于公元814年(元和九年),二十七岁之前,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做王爷,任凭皇位在父亲穆宗、哥哥敬宗和文宗的手里转来转去。李炎有一次去邯郸自助游,偶然认识了一位王姓歌妓。此女不仅艳惊四座,而且歌舞俱佳,李炎喜欢得不得了,当时便决定为她赎身,然后带回自己的王府。这位歌妓就是上文提到的王美人。
唐武宗即位之初,在仇士良等人的劝说下,将唐文宗的妃子杨氏、陈王成美、安王李溶等潜在的政治对手全部赐死。
会昌六年(846年)三月,唐武宗因为服食“仙丹”过多,进入弥留状态。
武宗本有五子,不过年皆幼弱,未识大政,宫内一班宦竖认为子承父统不过寻常旧例,就是拥立起来也没有什么功绩,不若迎戴光王较为得计。于是擅传诏命,说是皇子年幼,令皇太叔处分国事。
这时担任宰相的李德裕请求面见圣上,结果多次被拒。
会昌六年六月,武宗疾已大渐,王才人侍立榻旁,武宗瞪视良久,好容易说出一语道:“我要与你长别了。”王才人忍住泪道:“陛下大福未艾,怎出此不祥之语?”武宗再想发言,偏喉中已是痰塞,不能再语,而两目注视不瞬。王才人揣透意旨后说道:“陛下万岁后,妾愿身殉。”武宗略有欢容,说了一个“好”字,从此再不复言,承统问题也不提及。未几驾崩,在位六年,止三十三岁。王才人悉取贮遗分给左右,接着解带自尽榻下。不愧烈妇。
当天光王在武宗灵前即位,时年三十七岁,是为宣宗。当下尊生母郑氏为皇太后,追赠王才人为贤妃。阅数月安葬武宗,并将王贤妃附葬陵旁。王妃生前得宠专房,后宫嫔妃多怀不满;如今殉节捐躯大义凛然,宫人都为之感动,相率送葬同声一哭。
光王李怡是宪宗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宪宗生前光王并不怎么受宠,宪宗朝的史料中几乎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就是光王也是他的哥哥穆宗皇帝给他封的。论辈分,李怡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敬宗和文宗还小一岁。
李怡为人持重少言,宫中都认为他“不慧(不聪明)”。他十多岁时身患重病,当时病势沉重,忽然有光辉照耀其身,李怡一跃而起,端正身体拱手作揖,像对待臣下一样。他的乳母认为这是心病。但穆宗看过后却抚摸着李怡的背说:“这孩子是我家的英明人物,不是心病。”并赐给李怡玉如意、御马、金带等物,并安排母亲郭太后的堂弟担任他的师傅。李怡常常梦见乘龙上天,他将此事告诉母亲,母亲对他说:“这个梦不应该让旁人知道,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说。”
李怡身经太和、会昌两朝,愈加隐晦不露,与众人在一起时不肯多言。文宗、武宗常在宴饮时强逼他说话,以此为乐,称其为“光叔”。武宗为人豪气,尤为瞧不起李怡,对他不甚礼遇。
此外光王的出身也不是很高,他的母亲原来姓尔朱,从这个姓氏看应该是胡族。为了提高自己的出身地位,后来与山东的士族郑氏联亲,才改姓郑。光王的母亲曾经是叛臣李琦的侍妾,李琦兵败被杀后被没入掖庭,并且成了郭太后的侍女。宪宗出入往来,见郑氏秀色可餐,便召入别室演了一出龙凤配,后来就生了光王李怡。
妇人家容易怀妒,况郑氏是个犯妇,郭太后便经常嘲笑她是个宫婢,称其为“洗脚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