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二年(711年),李旦听从宰相姚崇、宋璟、张说的建议,命李隆基监国,并将李成器等诸王全部削去兵权,同时让太平公主迁居蒲州。
太平公主接到蒲州安置的圣旨后不由大怒,立即召太子厉声问道:“我为你们父子尽心尽力。如今以怨报德将我贬到蒲州,我想一定是你在从中挑唆。”
李隆基惶恐道:“侄子怎么敢啊?听说是姚、宋二人奏请父皇,父皇才有此决定的。”公主冷笑说:“姚、宋所奏无非是为你说话,他们害怕我在京城对你不利,所以特地请命,想想我把李重茂从皇位上拉下来改立你父亲,也是为你将来继承皇位打算。以前安乐公主想作皇太女死于非命,难道我想作皇太妹么?”李隆基道:“侄儿当奏闻父皇加罪姚、宋。”言毕趋出,即表劾姚宋离间姑母与兄弟,请从重典惩办。睿宗乃贬姚元之为申州刺史,宋璟为楚州刺史,但太平公主夫妇依然遣往蒲州,公主怏怏而去。
不久睿宗在一次宴会上说:“朕已年过半百,不想理朝政,想传位给太子,爱卿以为何如?”群臣面面相觑不敢说话。太子再三推辞,并且请求让位给宋王李成器,睿宗不许。太子又请求召还太平公主,睿宗同意。太平公主立即回京,往返不过四月。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她还很小的时候,有一天穿着武官的衣服在武则天和李治面前翩翩起舞,武则天一见笑着问道:“你穿个武官衣服干啥,难道你想当将军吗?”
太平公主娇嗔道:“没有啊,你把衣服赐给驸马不就行了吗?”
武则天恍然大悟,原来女大不中留啊,太平公主想老公了,后来一问才知太平公主对薛绍芳心暗许了。
薛绍来头不小,他的母亲是李治的姐姐城阳公主,他的父亲是房州刺史薛瓘。按照辈分,薛绍得喊武则天一声“舅妈”。
薛绍这伙子,人长得不错,挺有才华,性格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是个如意郎君。武则天和李治对这门婚事非常赞成。
大婚当天,极尽奢华,婚礼是在晚上举行的,照明的火把将整个长安城照得亮如白昼,把两边的树木都烤焦了。
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卿卿我我,好不快活,太平公主还生了两儿两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为一场政治事件,二人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公元688年,薛绍的哥哥薛顗参与宗室李冲的谋反案,结果被武则天处以极刑。
而薛绍作为犯人的亲属也受到了连累,被武则天处以“杖责一百”的处罚,然后押送大狱之中,而此时太平公主刚刚怀上了他的四个孩子。
此时的太平公主,挺着个大肚子去找武则天,苦苦地哀求母亲,希望她看在自己和肚中孩子的面子上,饶过薛绍,然而武则天冷若冰霜,不发一言。
太平公主跪在地上,任泪水婆娑打湿衣襟,她意识到,就算亲生女儿加上外孙,还是不能改变武则天的决定。薛绍不久饿死于狱中。
丈夫的去世让公主悲痛欲绝,随后,她的母亲又为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强迫她嫁给了武攸暨。当时武攸暨早已成婚,为了促成公主和他的婚事,女皇不惜将武攸暨的妻子赐死,这件事在新驸马的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并且将这种怨恨全部发泄到公主身上,所以太平公主十分压抑,经常一个人呆在空房中。
后来武攸暨病逝,太平公主又成了寡妇。她虽然年过四十,却耐不住寂寞,不想独守空房。
于是太平公主便在全国选拔15岁以上的上千少年人到府中,成为"童男",这些童男都是长相俊美的男子,他们名义上是到太平公主府邸中学习礼仪和技术,将来为太平公主服务。他们都要经历二次选拔。他们首先侍奉太平公主的宫女,侍奉得好才能晋级,如果侍奉得不好,或者做了错事,轻则是被打,重则直接送进宫里当太监。如果侍奉得好,晋级以后他们才可以侍奉太平公主。
不过太平公主的面首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分为首席次席和次童,如果你已经是首席,那么你还有可能被进贡给武则天,从此就可以飞黄腾达了。
但是想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太平公主非常善变,一般人是驾驭不了她的,一旦你不如她的意,她就会把你送给非常恶心的老女人,或者让你变成太监,那可是非常悲惨的。
一天太平公主记起当年的情人崔湜,便立即把他召回京城,濠州司马窦从一也被召回,和崔湜一起做了太平公主的情人。还有个奸僧慧范与公主的奶妈通奸,也往来公主府中,太平公主的声势又大了起来。
这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天气晴朗,西方的太微星旁边突然出现了一颗彗星,光芒夺目。太平公主想挑拨睿宗与太子间的关系,就派一个术士去通报睿宗说:“彗星出现,是除旧革新的变象。大概是太子要称帝了,请陛下赶紧传位吧!”太平公主本想激怒睿宗,不料正中睿宗下怀,他对术士说:“朕早想传位,如今天意如此,朕心已定。”术士慌忙回去报告太平公主,太平公主随即前往睿宗前面阻。睿宗决心已定,任她口吐莲花都不同意。公主再派人去劝太子,让他坚决推辞。太子来到宫中叩头请求道:“臣儿仅立微功,作为皇嗣已是格外承恩,不敢有其他妄想。如今父皇为什么要执意传位呢?”睿宗道:“社稷安稳是你我共同的责任。如今我有困难,所以授于你转祸为福,希望你不要猜疑!”太子又叩头请辞,睿宗语重心长地说:“你如果想当孝子,就应该听我的话,难道非要等我死后即位才是尽孝吗?”太子无言以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早,睿宗传下手谕,宣布传位太子。太子再次上表推辞,睿宗仍然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