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怎么着,就是闻到了咱们那腊肉火锅的香味,肚子都咕噜咕噜的叫了。二婶就拉着她坐下来,给她塞了双筷子,三婶都没犹豫就接了过去,我看咱们往日里给三叔家送的那些东西,三婶肯定没少吃。”
原以为李氏肯定是很有骨气的,看不上她们做的那些东西,谁知背后里还会偷吃,怎么能让不让林桃红大笑两声。
林春燕就笑着捏了林桃红的鼻子,“这就让你高兴的不得了,说起来到底是谁去把菊花酒给搬出来的。”
一听这个,林桃红就不敢说话了,只恨不得赶紧岔开了话题。
到了第二天去摆摊,林春燕刚把桌椅板凳放下,那边一早等着的赵六便过来问,“林娘子,怎地昨个儿没见你们出来,还说烧了纸,去你们面摊上喝一碗热乎乎的面,却遍寻不到人。”
林春燕朝他们解释起来,“还以为这节气里出来的人会少,索性就在家里歇一天。不知今儿个吃什么面?”
赵六一直在这码头上做苦力,不过他家里条件不好,有一个需要常年喝药的老母亲,还说带着老母亲烧完纸,回头路过这摊子,也让老母亲尝尝这面条的味道。
平日里,赵六的娘是轻易不肯出来的。只愿意窝在家里面,所以这赵六才这样可惜。
旁边有人过来,胡大强见赵六竟然舍得花铜板来吃面条,略微一想就知道怎么回事,“估计今儿个也没什么船过来,正好能带回去吃。”
赵六就是这样打算的,往码头上张望几眼,“这还没上冻呢,怎么来的人就这样少?”
胡大强也叹气,要不说这冬天最难熬了,又看林春燕,“怕是这来往的船只少了,你们生意也受影响的。”
林春燕早就料到这事了,倒也没觉得怎么样。今年天冷的早,昨个又下了一层细白的雪,虽然今天都化了,可人们还是觉得这天马上就要冷下来,出门的一下子就变少了。
二郎和翠香在镇上也好不到哪里去,打眼一瞧,最多的就是跑腿的闲汉了。
旁边卖糖水饮子的老婆婆和老大爷早就不卖那些冰原子的,都换成了热腾腾的饮子。
听林翠香说有热饮子卖,林桃红趁着如今没人,就跑过去要了几碗沉香熟水端过来。
这沉香熟水是用干净的瓦片烧红之后,往上面放入一片焙香,等香气冒出来之后,再将这滚烫的汤汁倒入碗里。
林桃红一个人拿不了,方小甜还帮着她拿了不少。
“大姐,娘,快趁热喝,我闻了这一路的香气,早就馋的不行了。”
林春燕给方小甜倒了一半,拉着她坐下,“才几天没见,觉得你又长高了不少。”
当小甜一笑起来,唇边就有两个小小的梨涡,十分的喜气可爱,“燕娘姐姐,我家最近日子比较好过,我爹的病也好了不少,自然舍得在吃上面花些铜板。”
她也不和林春燕客气,捧着喝了一小口,“我娘天天的在家里念叨,还说什么时候请你来我们家吃饭,又觉得手艺实在说不上好,只给你做了一身棉衣棉裤,还差个裤脚就好了。”
先前的时候,林春燕对方娘子提了几句,让她买了那秋日的梨熬成膏子冲水喝,能缓解方相公咳嗽。
方娘子想着左右手里有了些钱,就买来半筐的梨,里面有一些已经不大好,果肉都烂了一小半,不过价格要便宜一些。
她把那些烂掉的果肉剜掉,按照林春燕说的法子熬成了秋梨膏。
每日都拿着秋梨膏冲了水喝,渐渐的真有了起色。只不知是这秋梨膏起了作用,还是新换的郎中的方子有用,倒是咳嗽真的比往日好上不少。
在将养上一个冬天,等明年开春的时候,方相公就能出去谋个活计,家里的日子自然更加好过。
方小甜才走,张大娘远远的瞧见一个人,回头和林春燕说,“这人瞧着和你小舅舅似的,再想不到还有人能长得这样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