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击败步骘父子的两场胜仗,赵骥把弓弩兵的规模扩张到了千人,鸳鸯阵步兵的披甲率也得到了进一步增长。
赵骥考虑到鸳鸯阵的秘密迟早会被东吴方面知晓和模仿,必须进一步提升本方的战斗力,而使用鸳鸯阵作战最重要的就是维持阵型,他于是照搬后世军训的方法,开始着手进行队列训练。
赵骥重点训练的是齐步走、跑步走和转向,因为对于古代军队来说,最难的就是在运动中保持阵型。
训练过程远比想象的难,绝大多数士兵都是文盲,根本分不清左右,赵骥又参考后世那支伟大军队在战争年代的方法,干脆亲自在军中开设了扫盲班,教会士兵认识常用的文字。
春秋冬夏往来往复,这支三千多人的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强,就在赵骥忙于练兵之时,刘备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此时,白帝城已被刘备改名为永安,寄托了这位戎马皇帝对自己亲手建立的蜀汉政权最后的期待。
临时行宫中,奄奄一息地刘备望着跪在榻前的赵云,用最后的力气说到:“子龙,朕已将你迁为中护军掌管禁军,你可知朕深意?”
赵云含泪答到:“臣明白,请陛下放心,臣必定拱卫皇权,照拂好阿斗”。
“好,好”,刘备继续叮嘱,“云长、翼德皆先朕亡故,你年岁也不小了,当多提携子侄辈到军中历练,不要去学那些寻章摘句的儒生”。
刘备说到这里顿了顿,若有所思道:“我听说嫣儿那丫头有意于赵骥?”
赵云答到:“臣亦有所耳闻,赵骥带去武陵的人里就有关家的一百部曲”。
“朕已叫人查过了,那赵骥并非出身世家大族,又父母早亡,没有族人可以依托,若是能与嫣儿结亲,或可…或可助关家……”
刘备话音就此停住,双眼已溘然长闭。
永安城中处处扬起白幡,祭礼完毕后,诸葛亮、李严、赵云三人屏退众人步入后堂,诸葛亮身为百官之首,率先说到:“国不可一日无主,当务之急是要扶陛下灵柩回成都,尽快拥太子登基”。
李严、赵云对此都无异议。
诸葛亮又道:“永安乃国之东门也,须有重将镇守,正方以为当以何人镇守?”
“这…”李严捻须沉吟不答,他现在颇为两难,夷陵之战几乎透支了蜀汉的军力,现在永安的两万人是蜀汉政权所剩的最强大最精锐的军团,他身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自然想把这股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一旦接手永安的军队,就意味着李严至少短时间内回不到成都,浸润官场多年的李严自然明白远离权力中枢的影响。
“正方身为托孤重臣,应该陪伴在新帝身边”,诸葛亮打破沉默,“这样罢,将军高翔久随陛下,在汉中之战时也颇有战功,不如就留他都督永安吧”。
“不妥,高翔恐非陆逊对手”,李严立即表示反对,汉中都督魏延是荆州南阳人,俫降都督邓方也是荆州南郡人,要是再让高翔这个荆州南郡人出任永安都督,那他李严还能指挥得动谁。
其实李严也是荆州南阳人,只不过他是小吏出身,打不进士大夫阶层的圈子,而且李严早在刘焉时就已经入蜀,和当时郁郁不得志的法正、孟达报团取暖、结为至交,身上早已深深地烙下了东州派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