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为了筹措军费,只能玩换钞,玩通胀。
等忽大爷驾鹤西游之后,子孙们又接着玩了两次换钞,换到钞票成了擦屁股纸。
然后就是看上去无比强大的四十万大军在高邮城下碰了个头破血流。自此元廷威信扫地,各地义军蜂拥而起。
此时此刻,离蒙元吃掉灭宋的红利尚不到二十年,虽然世祖皇帝穷兵黩武了些,但是底子尚且厚实,普通小卒们还没有被折腾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不像后来,堂堂蒙古军户都开始造大元的反,去吃老朱家的饭,一如日后的明军投奔皇太极。
很不幸,别乞赤家便是赶上了军户破产的第一波潮流。
祖父跟老爹都是粗汉子,挣钱无方,花钱没数,又赶上万里远征,只得卖地筹款。
等到老爹两腿一蹬魂归草原,可怜的别乞赤同志就只能给千户家种地喂马维持生计了。
可汗大点兵,小卒忙张罗。不管多么贫穷困苦,为大元皇帝分忧总是分内之事。
为了凑齐出征费用,别乞赤典卖最后一点家当,又将兄长去世后留下的寡妇卖给一个汉人富户为奴,总算是凑齐了盘缠,骑着瘦弱的马匹,拿着勉强能用的铁刀长矛千里迢迢奔赴上都。
不管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多么地让人不愉快,能有这么个出征机会,别乞赤还是非常乐意的。
在河南军府里有什么前途,不过是日复一日的耕作、伺候牲口,不如到战场上厮杀一番,说不定便能搏一搏,单车换摩托。
虽然这十几二十年大元在日本、安南、缅甸、爪哇都没占到便宜,海都那边更是穷鬼一个,打赢了也甭想有什么好处,但这次不一样啊。
别乞赤可是听说了,这次是长生天降下的旨意,仙门啊,仙门后边该是怎样一片肥沃的土地。
当别乞赤在大元皇帝大点兵,远远看到返老还童的陛下时,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数十万大军一起高声呼喊。
如此雄师,什么样的敌人胆敢不跪服于地?这次的翻身大业很有希望啊。
想到这里,别乞赤忍不住又停下手中的活计,再次看向了远处的仙门。当大军到达此地时,恢弘壮丽的长生天造物让所有人为之迷离。
无论是草原上的牧民还是中原的农夫,不管是蒙古人、色目人还是汉人,甚至是至高无上的大皇帝陛下,所有人都跪倒于地,向流光溢彩的仙门展示自己虔诚的信仰,祈祷无上的造物主能够保佑元国大军旗开得胜。
当祷告结束,在跟随长长的队伍通过仙门时,别乞赤感觉绚丽的霞光仿佛涤荡了心灵,让自己整个人都升华了一般。
然而,长生天的考验岂会如此简单?
当大元军队与同样跨越仙门而来的清国军队厮杀时,别乞赤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卑贱的蝼蚁,又岂会轻易得到上天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