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记者的这表现,一看就是一直待在城市里,家庭条件还很好的那种,估计远门都没出过,不然怎么会见到这些小学生,就做出这种表现?
毕竟现在又没人摄像机什么的拍摄,她的举动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宋云实的话证实了燕长青的猜测:“别说了,人家在这儿待不了多久,很快就调走的。”
燕长青乐呵地很,看这家伙明显是有过想法的,大概是双方有些差距,没敢行动。
这煽风点火的机会不就来了:“那你更要抓住机会啊!你看她现在难过的样儿,还不去安慰安慰。这就是一小姑娘,还这么有爱心,你快过去啊!”
……
可惜燕长青想看青春爱情剧的想法到底没成功,宋云实过去低头也不知道劝了几句什么,那女记者就忽然浑身干劲儿,一副打满了鸡血的状态。
燕长青很是可惜,老宋啊老宋,让你去安慰人,你给人打什么鸡血啊,现在好了,人家不伤心了,你机会也没了。
不过他也很快就顾不上看热闹了,各种流程走完,就得搬物资了。
捐赠的图书都是来自于学生们的捐献,说是旧图书,其实不少都是新的,看起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还是爱心满满。
除了图书和桌椅板凳,还有一些惊喜,比如几个新的篮球以及其他的一些体育器材,以及一台大录音机。
学校里有一套大喇叭,也不知道申校长怎么跑上面要来的,是旧东西,喇叭都是有点变形的。
不过并不经常响,因为需要用的时候不一定有电。而且开的时候,会先发出一阵尖锐刺耳的鸣叫声,听的人极其难受。
如果有个这种大收音机,以后就能播放一些音乐了。
还有一些衣物,应该也是学生们捐助的,总算没白费申校长的一番苦心,算是皆大欢喜。
当然最后还是要各种拍照录像,回头上个新闻的。
但是燕长青对此并不反感,不管人家是不是例行公事,哪怕人家带的有的目的,但是至少申庙小学得到了好处。
至于说这些东西明明也不值什么太多钱,他为啥不自己干,还要费事折腾一番,那纯粹是个人想法。
咱要是把啥事都干了,不是显得有些太那啥,有些人太无能了嘛!
咱也没有去注册可以免税的公司,到现在给上交的税收够建好几个小学——而且谁都知道那样的公司,还能享受各种优惠福利以及高人一等的待遇等等。
咱也一直在给周围的人提供各种机会,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干活的机会。
如果这样周围的一切还没有变化,那还能怎么办?总不能让咱自己给申校长和几个老师补上这几年的工资,给其他人直接发钱吧!
没看人家搞捐赠的,也只是给物资?
也许未来有更大的能力了,他会去做一些事情,但是现在,先看着吧。
……
捐赠过后几辆车摇摇晃晃地开走,申校长开心的不行,甚至突发奇想:“长青啊,你说咱们学校要多组织一些节目,参加一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