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太学馆。
“听说了没,陛下又设立了一个科学院,能入选的话也给发俸禄,副院长就是那个富民侯,他的俸禄还要参照三公发放呢。”
关乎前途的大事,有人带头讨论,其他太学生们立刻跟着讨论起来。
有人冷哼一声,道:“陛下听从董公的建议把儒家尊为正统,又有公孙丞相劳苦奔波,才有你我今日在太学局面,那科学院何德何能享受此等待遇。”
那人继续说道:“我等皆是各个郡县的英才,千辛万苦才能来这太学之中进学,以后方能有机会步入仕途,那科学院所为不过是工匠之事,竟也能享有厚禄,着实可恶。”
“杨喜说得对。”
太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太学招收者不过五十人,他们通过重重选拔才能得到这宝贵的名额,如今尚未完成学业,就有了另一个似乎能与太学分庭抗礼的科学院。
杨喜看向另一人道:“博德兄怎么看。”
被点名的路博德轻叹一声,道:“别的不说,就那富民侯献上的高产新粮和新式纸张咱们谁能拿得出来。”
这些太学生中,出身最差的也是个寒门子弟,那天朝议上发生的事情又不是秘密,早已有限的流传开来。
“这个我也知道。”杨喜略带不屑。
他的哥哥杨仆身为丞相长史,协助丞相处理各类政务,他也往往能先于他人知道一些消息。
“自从陛下建立内朝后,丞相几乎就失去了决策之权,否则这富民侯怎么能靠着两个未经验证的东西就建立这个科学院,此事恐非国家之幸。”
杨喜平日就喜欢学他哥哥的样子点评天下大事。
路博德脸色一变,低声喝止道:“慎言,那新粮和新式纸张很快就能验证结果了。”
皇权与相权之争哪里是他们能够探讨的,就连公孙丞相都不敢违逆陛下的意思,这个杨喜真是管不住自己的大嘴巴。
杨喜作揖道:“多谢博德兄提醒,只是我心中不忿,一时失言。”
那日陆鸣宣称科学能将诸子百家之学尽数容纳其中,公孙弘和汲黯等人出于各种考量,没有深究,利弊权衡下也没有再阻止设立科学院。
官员们能妥协,但这些太学生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难以妥协。
自从去年设立太学后,整个大汉也不过招收了五十名太学生,这些人都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骄傲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
有人提议道:“既然那富民侯宣称科学无所不容,那咱们就和他的科学院辩论一下治国的道理如何,辩经而已,他应该不会推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