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能把张居正推进的事务尽快落实下去,免得最后事儿落到自己头上。
“福建量具,真要加快速度准备吗?”
江治这时候小声问道。
魏广德微微一愣,也是反应过来。
这时候张居正肯定是在府里呆着的,到时候工部把量具做好,还不是要他下文书起运福建,这貌似就和他以往对外的态度不符。
“把事儿做好,先不要上报,压一压再看看。”
魏广德马上就改口,不再催促为福建准备量具之事,“工部最近就把重心放到河工上吧,配合河道把事儿办好。”
魏广德匆匆出了工部,直接回了内阁。
他刚进值房,屁股还没坐热,张四维就过来了。
“子维,此事我已知晓,现在内阁就你我还在办差,所以首先还是要保证送来奏疏及时处理,送司礼监批红。
叔大府上的事儿,等叔。。。。。礼部奏疏上来再说。”
张居正是当朝首辅,其父虽然没有官职,但出于礼还是会有祭品送出。
“所以现在,你我还是在各自值房里处理完今日的奏疏,等散衙后再去叔大府上吊唁。”
魏广德开口说道。
“是。”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张四维只得说道。
“对了,叔大回府前,可曾向宫里递了消息?”
魏广德忽然又问道。
“已经递了。”
张四维急忙说道。
“那我们正常处理政务就是,内阁总还是要运转起来的。”
魏广德点点头,开口说道。
看着张四维离开,魏广德这才把视线投向书案山,厚厚两摞奏疏,一摞应该是他应该处理的,而另一摞则是从张居正值房搬过来的。
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魏广德这几天日子可不好过了。
居正的父亲叫张文明,原是一位学无所成、屡试不中的乡间穷秀才,20岁时才补为府学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科举的年代里,为了谋取一个功名出身,他曾先后七次走进乡试的考场,结果每次都是名落孙山。
直到他那大有出息的儿子张居正点了翰林,他才掷下考笔,丢了考篮,彻底放弃了科举之路。
不过,说到皇帝时常常是说“母以子贵”,而到了大臣这里,就变成“父以子贵”。
张文明虽然科举不中,但是因为张居正的关系,还是很受朝廷优待。
去年,万历皇帝知道张居正父亲还在世,还专门下旨,“闻先生父母俱在,年各古稀,康健荣享,朕心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