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刘芋的父母因为他去三线自豪了一辈子。
毕竟军区大院里多是上过战场摸过枪见过血的英雄,谁乐意自己的儿子跟个女娃娃似的成天在家绑头花织毛衣。
刘芋闷声不响去了三线,也算是血性了一把,一直因为儿子抬不起头的刘叔叔扬眉吐气意气风发,恨不得逢人就说自家儿子去三线了。
不过这些事儿刘芋此时还不知道。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嘴他们的学校。
他们俩就读于第二军医学院,之前校址在淞沪,不过前几年大多学校陆续停课了,为避锋芒,他们学校从淞沪迁到了陕西。
所以两人是一毕业就从陕西下西南,也正因为这样刘芋才会有种“离家出走”的心虚感。
被宋薇这么一安慰,刘芋忐忑的心总算好受了些。
就这样,两人嘀嘀咕咕中,终于到了锦官城。
这支新增援的医疗队共有300人,其中250名护士50名医生,250护士全是应届毕业生,50名医生里有15名应届毕业生,剩下的是首都、淞沪等地区医院自发报名加入三线的有经验的医生。
此时,他们都隶属川渝野战医院,即将分配到不同的三线医务站。
医疗队出现在站前广场,很快就成为全场的焦点,来往的人们总不自觉地望向这群袖子戴着红十字的医护工作者。
“今天又来一批医护人员啊?不知往哪里安排。”
“昨天也来了很多铁道兵。”
“我记得前天好像是一些青年专家来着。”
“都是进山的吧……听说攀城那边要搞新的厂子了。”
“不是已经在搞了吗?我听说都产钢产煤了。”
……
挑夫们常年在这里搬搬抬抬,对来往人员以及当地消息都比较清楚,此时看着这边的阵仗,全都在窃窃私语。
不过众人的热闹没能看多久,因为在站前广场还停了许多车辆,有东风大卡车,也有红旗小皮卡,这些车可不多见,全是开往深山大厂的。
彼时,车上的司机依次下车,他们手里都有一份名单,来到医疗队前直接点名,叫到号的立刻跟车走人,不带拖泥带水的。
没一会儿三百人就被“瓜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