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新的想法,也是其他人的想法。
自从刘青山带着苏曼卿来了一次平城,回去时就升任了省纪委书记,平城的人都意识到了他来平城市带着的这个小姑娘,可能比他自己都重要。
仔细打听过后才发现,还真是如此。
京都苏家,在京都那个部级满地走,厅级不如狗的地方,苏家依旧是绝大多数体制内领导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当建国最初的那几代领导人退居幕后,依旧能在中枢活跃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
而能在这种基础上,继续开枝散叶,并且后代中频出强人,不断进步的,才能被称之为“家族”。
家族之所以强大,除了家族内部,不仅有合格的继承者,有机会去冲击高位。
还因为在家族沉寂时,依旧可以通过以往的人际关系,继续向上冲刺。
从古至今,力挽狂澜者多如牛毛,但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大家族,哪一个不是纵横了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之久。
西山的吴家,之所以强,每一个来西山的领导干部都需要吴家。
就是因为吴家不仅有过一个强有力的领头羊,之后更是开枝散叶,吸纳各方人士,形成一个隐形的关系网。
古人说的桃李满天下,已经是非常高的境界了。
而朝堂上的家族,是代代桃李遍天下。
京都苏家在京都,在中枢,就有这样的地位。
西山的吴家,也同样如此。
在体制内,在官场上,也许家族不是最强的,但底蕴一定是最深的。
只要不犯那种原则性的错误,或者重大的战略失策。
那能被称为“家族”的一方,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还是那句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古人在朝堂是怎么做的,现代人也一样。
只要人与人的关系不发生改变,那整体的结构和底层的逻辑也不会改变。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除非消除血缘关系。
所以,苏曼卿敢直接当着宋夫人的面讽刺她,而其他人却并没有反对。
重点,就在苏家的根基很强,那位西山省的二把手,掰不动。
上面之所以有人想要让京都苏家和宋家联姻。
并不是觉得两家能够平起平坐,而是想要通过宋家,来间接改变苏家的一些决策。
从而改变京都的局势。
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合作,是政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