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泗水的通航情况却又比较复杂了。
随着天下大乱,兖州到徐州的这段通道算是最早失去秩序的地方了,越来越多的百姓逃亡,就在泗水边劫掠。
而且因为地方失能,泗水水道也淤积严重,造成有些地方吃水浅,有些地方又特别湍急,必须要有非常有经验的艄公才能撑船渡过。
另外泗水各站点还遇到了的问题就是他们船只储量远远不足。
尤其是任城到沛县的这段水路,因为是泰山军新占地区,民众对泰山军的疑惑非常深,深怕自己的船被泰山军强征了过去。
别看这些船只都是小船,但每一艘都是一个家庭吃饭的来源。
当董昭过来后,他直接下令各站点出钱给艄公、船夫们运费,而且直接按运输量来计算收益。
运的越多,泰山军给的就越多。
董昭很清楚,天下不过就是一个利字,就算是那些老区的百姓们这般支持他们泰山军,不也是为了个“利”?
现在此间百姓恩义未附,征发只会起反作用,让那些船夫藏匿船只,远不如钱来的有用。
而针对泗水时不时出现的水匪,董昭没有时间精力去清剿,只能让鲁中南的护田兵南下,然后作为漕船的护卫力量,一同南下,保障水道安全。
当然,以上这些董昭是没有权力去执行的,但他却将条陈全部写好,然后递给了王上。
董昭很有信心,因为他很清楚王上是什么人。
王上就是做事的人,所以只要你真的做事,就有机会。
果然,不出董昭所料,对于董昭的这些建议,张冲全部都采纳了,而且专门还给了董昭一个行营参赞的名头,就来筹划军队后勤补给。
就这样,在董昭的协调下,从鲁中南、中原、冀州、青州的粮秣顺畅地汇入沛县的粮台内。
本来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了,但谁都没想到,战事的发展之快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原先只是马超发起的试探战,随着两边兵力不断投入,直接向着总决战的方向演化着。
战事一激烈,对后勤粮秣的消耗就更大了。
如此董昭他们现在不仅需要将足够的粮食从各地运到沛县,更需要将沛县的粮食运到前线。
就在董昭忙于解决这个难题时,距离彭城二十里外早已是烽火连天。
……
马超带着七百多突骑南下攻打的十五里亭,并不仅仅是一座亭燧,而是由陈登悉心建设的一座要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五里亭作为彭城最后的外围防线,对于徐州军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兵法上素有“守城必受砦”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