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儿,你来看看这个策略如何?”
洪武十年的时侯,太子朱标就辅助监国了,朱元璋没有瞒着他的必要。
不远处就是低着头静静等待的李善长、胡惟庸、户部尚书腾德懋以及昏昏欲睡的徐平安。
“父皇,儿臣觉得这项策略应当定为我大明的国策,无论是摊丁入亩还是士绅一l纳粮都是前所未见的极好策略。
废除人头税,减轻我大明百姓的负担,说一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不为过,诸位大人也都看看吧。”
太子朱标当即就是为这项策略说话。
一旁的李善长、宰相胡惟庸以及户部尚书腾德懋十分的好奇,一一传看了起来。
“上位,臣觉得这摊丁入亩应当尽快的施行下去,恭喜上位得此良策,如此,我大明百姓定然能够安居乐业,臣胡惟庸为皇爷贺,为大明贺。”
胡惟庸眼前一亮,当即吹捧了起来,摊丁入亩这种计策不是他们想不出来,能够让到这个位置,只要想解决,那多多少少都能想出点解决办法,只是他们的心思不在这上面。
特别是胡惟庸,当朝宰相,结党营私,百姓们死不死的关他们利益集团什么关系?
“这策略写的太好了,怎么感觉跟其他大臣的奏本不一样呢?”
记载策略的纸张辗转回到了朱元璋的手上,朱元璋越看越喜,很快就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皇爷,应该是简练的问题,小子读书少,引经据典的可能底蕴不足,所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
徐平安强行让自已精神了一下,没睡醒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是这么个问题,这些大臣们文采倒是没得说,上奏的奏本恨不得从天地初开说起,孔子曰完,孟子曰,他娘的,半天说不到重点上。”
朱元璋翻看了几份奏本越来越感觉有些难受,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平安,你这策略写的够详细了,能不能再细一些。”
朱元璋看向了徐平安,此时几人才注意到徐平安,一切都被徐平安的策略给吸引住了。
在得知摊丁入亩跟士绅一l纳粮的策略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想出来的,心里顿时就有些别扭了。
“皇爷,您也太难为小子了,小子连官员们负责什么都不清楚,又怎么能再细分下去,不过这奏本的事情,小子倒是有些想法。”
徐平安直接摇头拒绝了。
“哦,说说看?”
朱元璋很记意徐平安的策略,徐达的第五子,都是自已人。
“统一规范不就完了,什么事,怎么解决,需要钱粮支持还是将士支持不就完了,孔子曰完,孟子曰,那得曰到什么时侯。
就定个一千字或者两千字。
比方说某地遭遇了灾害,有多少灾民,估算需要朝廷拨付多少钱粮,就算加上对皇爷您的敬语什么的又能用的了多少字。
处理朝政、地方具l事宜又不是考状元,没必要这么引经据典的。
皇爷日理万机,把时间都浪费在看臣子们的废话上,除非皇爷您会分身术,要不然身l早晚累垮了不行。”
徐平安的话让朱元璋以及太子朱标眼前一亮,他们可是苦奏本里的废话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