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contentadv">虽说盛紘是官,但是多年未曾回来过,一直在外地为官,对盛维的帮助并不大。
盛维能挣下诺大的家业,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八面玲珑四处打点。
现在有了袁文绍这个亲戚,别的不说,最起码当地的一些小吏不敢随意的找盛家麻烦了。
最不爽的就要数孙秀才了,大周和别的朝代不同,通过县试就能称为秀才了。
虽然不怎么稀罕,但是在宥阳这个地方,秀才还是非常受到敬重的。
因此宥阳但凡有点身份的,家里办喜事,都会请孙秀才前去坐席。
别人去做席,需要上礼,孙秀才不需要,不仅如此,他还有喜钱拿。
每次坐席的时候,他都能坐在主桌上,受人吹捧。
但是这次因为袁文绍的原因,县里的官员都来了,加上文家送亲的长辈,主桌自然没有他的位置了。
因此看到袁文绍如此受欢迎,他十分不爽。
袁文绍不过一个武夫而已,靠着祖辈余荫,侥幸立了点功劳,封了个爵位而已,有什么好得意的。
他可是十二岁就通过县试的神童,以后定会出相入宰。
不过他也不傻,虽然不爽,也不敢表露出来。
然而他郁闷之下,喝了不少酒,加上听人吹捧袁文绍作了一首什么诗,越听越不爽,端着酒杯走向了主桌。
“袁伯爷,在下孙志高,敬你一杯。”孙志高眯着眼道。
“哈哈,同饮,同饮。”
袁文绍压根没有听清楚是谁,机械的端起酒杯笑道。
喝完酒,孙志高并没有离去,而是笑道:“听闻袁伯爷曾经做过一首诗,不过大周更流行词,今天如此大喜之日,不知道袁伯爷有没有雅兴赋词一首,恭贺一下两个新人。正好让我们大家欣赏欣赏伯爷的文采。”
静!
孙志高话音落下,袁文绍他们这桌瞬间安静了下来。
同桌的县官学刘教谕率先回过神来,喝道:“志高,你喝多了,快些下去休息休息吧。”
过了县试的学子,要是没有通过县试,也能获得官学的资格。
刘教谕掌管县官学,自然认识孙志高。
“刘教谕,学生没有喝多。”孙志高摇头道。
袁文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阴沉,孙志高当众提出让他作词,很显然故意再给他难堪。
要是旁人随便找个借口就搪塞过去了,但是他和盛家是姻亲,孙志高让他作词祝贺新人,他要是不作就落了盛家的面子,要是作的不好自己就会丢了面子。
刘教谕本想以孙志高喝醉为借口把这件事遮过去,没成想孙志高不仅不借没有借台阶下坡,反而说话的声音还大了几分,把临桌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盛维在招呼客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连忙走了过来。
“各位吃好喝好,别客气啊。”
盛维先是朝众人拱手,来到孙秀才身边说道:“志高,那边有几个宥阳的读书人,今年秋闱就要下场参加科举,他们想找你请教请教经验,你要是没事,过去和他们喝几杯聊聊。”
“呵呵,看来伯爷有些为难,既然如此那便算了。”孙志高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