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日常起居都在丽春殿,每逢朝会才去往乾阳殿听政,而幼帝则是常年生活在乾阳殿二层。
杨司言领命而去。
乾阳殿造型繁丽,外观三层,重檐攒尖,法紫微以居中,拟明堂而布政。
一层为八边形,象征黄踪,礼地,共四殿,为四季五行之徵;二层为十二边形,代表一天十二时辰,一年有十二月;三层为二十四边形,寓意二十四节气之分。
屋顶则是八角攒尖而成,混元一体,以苍璧礼天。
王景前些日子参加殿试所在,就是在乾阳殿一层的南殿明堂。
而幼帝肖宪,则居住在二层当中。
杨回上至二层,早有宫人入内禀报,于是畅通无阻。
肖宪立在一处延伸而开的阁台前,眺目四顾,见杨回进来,开口问道:
“杨卿来此,可是母后有旨意赐下?”
杨回一礼,而后回答道:
“妾奉丽春殿命,将此次春闱殿试拟定名次送来,请陛下过目。”
“朕知道了。”
肖宪回到书案前,有宫人将试卷策问放置其上,他一一看过,很快便将一甲三人的答卷阅毕。
“这三人诗赋平平,文采难以服众,放在一甲可行否?”
幼帝看向杨回。
司言闻言顿了一下,谨慎道:“诗赋做得再好也是小道,只有时务策问才能看出对方的治政水准。”
“杨卿说得也有几分道理。”
肖宪想了想,继续翻阅起后边的文卷。
很快,他便看到了王景的卷子。
“。。。。。。‘帝怒下顾哀垫昏,授以神柄推元臣’,这句诗倒是不错,答卷者是谁?”
肖宪自言自语几句,看向卷首姓名,然后笑了一声,意味不明。
“原来是当代的清阳侯。”
他继续看向后面的策问。
“‘若仙真之惠其道统,犹持朝廷法律’,这一句也不错。朕奉天法祖、承运立极,四海万方,皆应为朕子民,佛道不亦在其列?”
他轻轻颔首,显然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