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大家都知道这首童谣……”
蒋先生话音没落,李冠英又抢着说:“我还知道‘昨日入城市,归来泪记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和‘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两首诗呢。都是我爸教我背的。”
“很好。这能说明穷人懒吗?“
“穷人一点不懒。他们比谁都更辛苦。比如他们要上山砍柴,下地干活。越是太阳晒越往外面跑,越是下雨天越是要去田里看水。”又有通学回答。
“穷人那么辛苦为什么还缺衣少食呢?”刘先生问。
大家安静下来了。好一会儿,吕贤蔚站起来说:“我知道了,因为他们没有田地。”
“对,穷人没有田地,他们再累也是为我们累的。”有通学得意地说。
蒋先生用赞赏的目光盯着吕贤蔚看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说到点子上去了。你们家都有地,丰收的年成你们都会增加地租,欠收年份你们又不愿意减少地租。穷人活不下去了,要求你们减租减息你们家会答应吗?”
“不会!”
“为什么?”蒋先生追问。
“因为那样我们家就吃亏了。”
“因为这是事先约定好的。”
通学们七嘴八舌地说。
蒋先生把双手往前按了按,说:“大家说得都很好。欠收了,穷人要求你们减租减息,你们又不肯答应。他们活不下去了,只好起来造反。这就叫官逼民反,天下就大乱了。”
李冠英眨眨眼睛说:“先生,你的意思是说,穷人因为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
蒋先生点点头。
李冠英说:“我觉得你讲得很对。贤蔚大哥这次带我从固始来时,半路上遇到打劫的,领头的叫胡疙瘩,他也是这么说的。贤蔚大哥给了他们半袋干粮和5块大洋。他们就磕头谢恩。还说贤蔚大哥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呢。”
“那是。他们要是有吃有穿的,谁还会造反啊。造反是要杀头诛族的。”通学们附和着说。
“那你们遇到穷人打劫,会像吕贤蔚通学一样给他们钱和粮食吗?”
大家犹豫了一下,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
蒋先生问一个回答“会”的通学:“你为什么也会给呢?”
“因为他们可怜。给了他们钱和粮食,他们就不用再去打劫了。”
蒋先生又问回答“不会”的通学:“你为什么不会给他们钱粮呢?”
“因为你给他们那一点钱和粮他们很快就会吃光了。吃光以后他们还是要出来打劫。”
“要是你遇到那种情况你会怎么应对?”蒋先生又问。
“我肯定得报官啊。让官府把他们抓起来坐牢。天下就太平了。
一听他这么说,通学们都炸窝了。
有的说:“你也太狠了。你把他们抓起了他们一家老小还不都得饿死啊。”
有的则说:“穷人就是穷命。你帮得了一时却帮不了一世。帮再多也改不了命。”
蒋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治乱策”三个字:“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大班的通学回去以后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治乱策》。我给你们七天时间,回去以后可以和家长广泛交流,写好以后就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