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熊明遇这样博学多知,眼界开阔,但又有些书生迂气的人才,朱由检觉得把他安排在内阁里,作为参谋辅助,还是更好的选择。
朱由检继续宣布其他人的任命。
“徐尔一有识人之明,可担任吏部尚书”
“王徵精通器械制造设计,可担任工部尚书。”
朱由检说到这里向王徵看了一眼,嘴角弯起一个弧度。心想
“王爱卿,你的助手,工部侍郎,朕都给你准备好了。”
他心中的想的当然是宋应星,不过现在宋应星还没到,自然也不必对王徵说了。
王徵不知道朱由检内心活动,见皇帝对自己看了一眼,以为是陛下对自己特别看重。
心中感动。
陛下真是自己的知己。
自己迷醉于机械设计,被许多同僚嘲笑过是个痴人。
说一个堂堂进士文官,竟然自甘于和工匠同流。
皇帝却能知人善任,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自己当工部尚书。
朱由检接着继续说道:
“李之藻国子监祭酒,负责改革国子监”
明朝的国子监相当于两汉的太学。
不仅是国家最高学府,同时也承担管理天下学校教育的职责。
李之藻精通西学、算学,由他担任国子监祭酒,改变学校的教育内容重文轻理的局面是合适的。
朱由检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
“徐光启、陈仁锡、李之藻、熊明遇四人对科举变革的具体内容和规划,现在就可以开始考虑。”
“朕的初步打算是四书仍是童生必背必考,诗经、礼记、易经、春秋、尚书五经你们摘取精要汇成一本,供童生学习。”
“此外算学、几何、兵法内容也必须加到童生学习考核范围,内容由徐光启和李之藻、熊明遇负责编写。”
“还有诸子百家的内容,也可以适当汇编精简,加入童生考试之中。”
他说到这里,看了一眼陈仁锡:
“陈爱卿,你写的《诸子奇赏前集叙》中说:
‘以六经收诸子,不若以诸子返六经。强其所厌,不若用其所喜。夫诸子,多救时之人也。然六经治未病;诸子,治已病。六经,治百世之病;诸子,治一时之病。’
“确实是精辟之论”
陈仁锡倒是没想到皇帝连自己的这篇文章都看过,连忙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