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也在灶房做饭。
谢池则是待在谢景砚的书房里,本来只是想吃点谢景砚放在屋里的蜜饯,然后看着谢景砚读书,看着看着,居然睡了过去。
书房虽然不大,但除了书架和桌案,放了一条普通样式的长榻,有时候谢景砚读书累了,可以躺在上面闭目养神。
谢父和宋氏非常恩爱。
谢父爹娘早逝,了无牵挂,从小才会离开叶水村,到了富裕的地方,做了大户人家的小厮。
宋氏不是叶水村土生土长的人,闹饥荒的时候,她爹带着她逃到了叶水村。
宋氏她爹会打猎,虽然是外乡人,但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叶水村扎根,谢永顺小时候吃不饱饭,宋氏爹见他父母双亡,可怜他,曾经施舍过谢永顺一些吃的,也有几回,是带他到家里吃饭,谢永顺得以见过宋氏几面。
后来谢永顺攒钱回到叶水村,第一件事就是向宋老爹求娶宋氏,村里的人本来见谢永顺发达了,有不少还想要给他做媒,毕竟,谢永顺拿了不少钱财回来,盖了大房子,买了良田,还找了南阳县账房先生的活,比他们乡下种地的泥腿子不知道好了多少。
可那时候,谢永顺,认定了宋氏,来说媒的人,通通赶出去。
宋老爹对谢永顺的人品也是认可的,把女儿交给谢永顺,他放心。
只有村里人说一些酸言酸语,嘟囔着他们叶水村的有出息的男人,白白便宜了外乡人,对于这些话,无论是谢永顺,还是宋家父女,直接选择无视。
婚后两人其乐融融,过了一年多,宋氏生下了谢景砚,但她早年被宋老爹带着逃荒的时候,伤了身子,谢景砚是个早产儿,先天体弱。
胎里带来的体弱之症,大夫也束手无策,只能开一些滋补的药方。
谢景砚,是在药罐子中长大的。
他的身子不允许让他和村里的同龄人玩耍,谢父怕他觉得孤独,便教他读书识字,惊讶地发现自家这个儿子在读书上居然如此有天赋,还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和宋氏商量后,把谢景砚送进了学堂私塾。
宋氏一次出门,用一袋米换回来了谢池,谢池就是个小不点,在家里多个人,也只是多一张嘴的事。
别的可能没有,但是在谢家,饭还是吃得起的。
随着时间相处,宋氏对谢池越来越爱护。
“他爹,你回来了,给池儿买的糕点呢,我让你去买,你可别说忘了?”
来人穿着一身深色长衫,看上去颇有些儒雅之气,正是回家的谢永顺,宋氏面容带笑迎了上去。
“买了买了,我提着呢。”
怕妻子生气,谢永顺连忙道。
他手上提了不少东西,用麻绳绑在一起。
“还买了块肉回来?”宋氏注意到了谢永顺手里提着的一块肉。
“那小子嘴刁,一些糕点可哄不好他。”谢永顺说完,掂了掂肉,肥瘦相间,白里透红,是上好的三层肉。
“你拎着肉和这么多东西走回来,那些碎嘴婆子,又得说我们家的闲话。”宋氏一声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