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宣穿着一袭素雅长衫坐于屋内,手持着一卷书,休闲品读。
孔宣的官职乃是在尸山血海中厮杀出来的,而其打扮却不像一名猛将,反倒是像一名儒雅的文人。
微风吹拂,喜鹊叽叽喳喳。
孔宣抬眸,目光是如此的深邃,言不清的故事,看不透的人生。
孔宣放下了手中书籍,走出房门。
邓九公迈步而入。
“孔宣见过总兵大人。”孔宣儒雅行礼。
“哈哈,不必多礼,今天是有好事了。”
孔宣平淡一笑,“窗户枝头喜鹊啼鸣,孔宣已猜到了有好事要来。”
“哦?那不妨猜猜看?”邓九公饶有兴致的打趣道。
“莫不是给我升职了?”孔宣笑道。
近几年,孔宣几乎年年一升官,粮草何其重要,镇守粮官绝不是虚职,而是三山关非常重要大官。
邓九公坐在孔宣对面,笑道:“怎么?嫌升的慢了?再升两级,我这总兵让给你好了。”
“那可就谢谢总兵大人高升了。”
两人相当熟络了,邓九公器重孔宣,惜才。
孔宣又感谢邓九公公正,用人族话来说,就是知遇之恩。
两人打趣了一会,邓九公才面露严肃的拿出了朝歌诏令,递与了孔宣。
“朝歌诏令,大王宣汝入朝歌,上面有闻太师大印、商容首相大印。”
“我想不通了,汝何时认识的太师、首相的?”邓九公疑惑,能让太师、首相联名用印,足以见得对其看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孔宣摇了摇头,“我也相当疑惑。”
孔宣傲骨天成,有心庇护大商,也不会逢人便说‘我是圣人之下第一,不虚圣人’,反倒是为人低调,靠着军功,一步步上升。
孔宣自是不识得闻太师以及商容首相,人族中熟络的就邓九公以及三山关的兄弟们了。
“那就奇了怪。”邓九公百思不得其解。
索性不想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