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改革,就必然会有某一群既得利益者受到伤害,因此改革就会面临重重阻力,而科考是那些文官的命脉,动了科考,就是触碰到他们的命脉,因此何麓将会遇到巨大的阻力。
所以他才会来肃王府求助。
当初赵显为了推行科考改制,在临安城里杀了不少读书人,才勉强把这个政策推行下去,可是那些文官表面上低了头,背地里仍旧不愿意认命,才有了一拖就是两三年的局面。
现在,这个戴浦之后的礼部尚书,要帮着赵显解决这个问题了。
两个人在书房里具体商议了一两个时辰之后,何麓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起身告辞,赵显也起身相送,送到书房门口的时候,赵显轻声笑道:“何尚书是个聪明人,应该能看到这其中的凶险,从明天开始,本王让宗卫府内府派几个人跟着你,一来是保护你的安全,二来如果有人阻碍公务,你便直接让宗卫府拿人,丢到诏狱里头去。”
何麓面色微变。
赵显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呵呵的说道:“放心,你拿着本王的牌子,做的事情都是本王授意的,这口锅,本王给你背下来了。”
何麓松了口气,对着赵显恭敬弯腰:“如此,下官定当竭尽所能,帮助王爷完成这场前古未有之变革,帮着大启繁荣昌盛。”
说到这里,这个礼部尚书躬身道:“王爷不要送了,下官这就告辞了。”
赵显眯着眼睛笑道:“冒昧问一句何尚书,为什么突然一改常态,这么热衷于推行新科考?”
这位何尚书已经做了一年多的春官尚书了,在此之前,他可没有像现在这么积极,何麓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倒让赵显有些诧异。
何麓弯下身子,声音平静:“是因为下官前些日子,终于看到了有幸卫国公与镇国公伐齐的军报,从军报之中的只言片语,得以一窥战局。”
这个面带皱纹的礼部尚书声音唏嘘:“两位国公,自然是天纵之才,王爷也是英明睿智,我大启才得以一统天下,可是从战局上来看,左右整个战局的,却是威力巨大的肃武炮。”
何麓弯着腰,声音恭敬:“下官不曾见过肃武炮,也没有见识过他的厉害,但是从军报之中,下官已经感受到了肃武炮如天之威,下官也是读书人出身,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肃武炮,靠科考考出来的进士,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说到这里,何麓抬起头看向赵显,轻声叹道:“圣人说,读书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现在,我大启却是倚仗火器厉害,才能够平天下,下官第一次对圣贤书产生了怀疑……苦思冥想了许久之后,下官觉得自己虽然仍旧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微薄之躯,为大启做一些什么。”
赵显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这个何尚书的肩膀,开口道:“圣人说的没有错,读书是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圣人只传道书,不传术书,咱们这些俗人,还是要凭借小术得胜的。”
道书里,写着道理,教你如何做人如何修身,而术书里,则是具体的手段。
圣人们的道理自然没有错,传下来的话,许多都是恒古不易的真义,可是这些大道理最终成了读书人的进身之阶,成为了他们的荣华富贵的武器,于国于家,没有半点用处。
现实世界里,道理只在炮火之下。
说到这里,赵显眯着眼睛说道:“咱们大启躺在大道理上太久了,所以本王才想着改革科考,把术书也列进科考之中。”
何麓躬身道:“王爷一番话,让下官茅塞顿开,多谢王爷提点。”
赵显摆了摆手:“不必拍马屁,这件事做成了之后,何尚书你便是我大启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