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长期抑郁的人,压抑了自己的这种需要,让内心的情绪无法释放,一直积累在潜意识里,最后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对正常的生活造成负面的影响,加剧抑郁,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开始有沟通的意愿就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看着教授的笑容,易浩彦自己也露出了微笑,这么久了,他第一次觉得看到了自己病情的好转,看到了康复的希望。
“我们相互还不知道名字。”
“只能说是还算熟悉的陌生人吧。”
“我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以前没有这样的经验。”
意识到这段关系重要性的易浩彦开始变得有些紧张,想要维持好,又没有经验,人性对未知的恐惧让他开始变的有一点忐忑不安。
“放松,慢慢来,别着急,”教授笑着安慰他:“不用为自己设置一些目标要求,要遵循自己的内心,想想当初决定认识她时自己内心的想法。”
“根据我们前两次的沟通,从你的出身环境和受教育背景来看,你是个很理性的人,做事情,思考问题逻辑性很强,目的性明确,还有比较重的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和别人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这些特质影响了你的观念和行为,导致你没什么朋友,因为你认为他们不完美,潜意识里不屑和其他人交往,同时对自己的一些不足也无法容忍,会时常自我攻击,这种长期的内向型攻击是你抑郁的根源。”
“其实你已经很出众了,无论是背景条件还是你自身,是因为你要求完美,对自己过于苛刻,无法接受现在的自己,才产生了抑郁,你需要学会自我欣赏,接纳自己。”
“我们现在尝试让自己感性一点,不用每件事都那么严密,人是有感情的生物,感性本就是很重要的部分,理性是无法完全控制感性的,我们需要情绪的释放和调节。”
“还记得你刚才的话吗?”金教授加重语气强调:“这里面有一个变化,你说当时你没有多想。”
“这是个很重要的变化,说明这个决定是感性主导的结果,是你内心开始释放的一个标志。”
“这对现在的你是很不容易的,要保持这种状态。不用设置很多目标,考虑利害得失,让内心的感受来驱动自己的行为,而不是理性的逻辑。”
老教授语重心长的嘱咐着。
“这样会不会太随便了?不用考虑下对方的立场吗?”易浩彦想着老教授的话,反问道:“不用考虑这段关系的走向和结果,不用考虑下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吗?”
老教授哈哈一笑:“我也年轻过,年轻的孩子们交往的初始就是看感觉的,感觉对了就继续,感觉不对就调整,调整不了就换人,一开始哪有那么多责任?只有成年人考虑婚姻的时候才计算利益得失责任分配。你们连名字都还不知道?哪里需要考虑这些?”
“如果继续交往下去,以后就会考虑的。”易浩彦不服气。
“那也是以后的事,你的理性思考太多了,感性一点。”
“当初你决定回应她的时候没考虑这些吧?”
“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跟随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行动。”
治疗的最后,金教授语重心长的告诉易浩彦。
你需要的是。
随心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