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耶律楚才顿了下,才在忽必烈期待的眼光中接着说道:“要想国家财用充足,便需上下通畅,不可为求方便而假手于人。北地残破倒也罢了,江南富甲天下,再行扑买之法,实不可取,不如清查田亩,梳理财货,而后定下税额。富者多纳,贫者免除,如此方可国库充裕。”
“那这清查田亩,梳理财货又当如何推行?”自己麾下都是些啥人忽必烈是有数的,让让他们骑马砍人可以,喝酒吃肉玩女人也在行,让他们躬身理事,这不是要人命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耶律楚才早有打算:“请陛下开科取士,收录天下英才,而后遣蒙古贵人及北地汉儿,辅以少量南人,往南宋故地推行新政。”
忽必烈点点头,对耶律楚才的建议表示赞同。至于为什么是让北地汉儿到南方清查,耶律楚才没说,忽必烈也没问,君臣自有默契。
“开科取士确当推行,但需分卷。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取其一。”忽必烈对科举国策进行了补充。
元朝建立之初,就曾经考虑过开科取士,但因为蒙古贵人阻挠作罢。
考试嘛,同样的试卷你能指望北京城的贵人们考得过河南山东江苏的汉儿?到时候汉人入仕充斥朝廷,损伤的可不就是俺们蒙古贵人们的利益?
大家群起反对,老忽也就不费这个事了。既然日子过得去,又何必非要去折腾呢。
如今大战将起,税用不足。为了自己的长生大计,忽必烈下定决心要推行这个元代版本的公务员考试了。
用入仕的胡萝卜给这些汉人士绅些甜头,再用大棒驱使他们为自己收取足够的税收。财货充足,才能支撑大军长期征战。
当然,这新政见效少不了还得个年余,眼下嘛,只能增发交钞了。
大元的老传统了,国用不足怎么办,印钱呗。通胀贬值咋整,换钞呗。换多了老百姓不认怎么办,造反呗。
待到拟定国策细节,耶律楚才回到家中,耶律希亮担忧道:“大父,今日之事是否太过操切了?”
耶律楚才笑道:“操切?孙儿何必为尊者讳?无非是担心大父走上阿合马,卢世荣,桑哥诸人的老路吧?”
耶律希亮见大父如此敞亮,也大方承认:“难道不应该担忧吗?大父,朝堂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大父如此大刀阔斧,孙儿不得不为耶律氏的未来忧心啊。”
阿合马之辈贪财不错,但被打入奸臣行列却绝非因为这个。根本原因在于清查税务统一货币,动了某些人的蛋糕。
耶律楚才人老成精,哪里会不知道这个:“孙儿能有这份心思,大父心中甚慰。不过你放心,大父一生谨慎,非是莽撞之人,不然又哪里能够历三世,全身而退?”
耶律楚才笑着解释道:“为什么只在南宋故地行新法,便是怕触犯北地诸多贵人的利益。而开科取士,也是为了争取一部分汉人,尤其是北地汉儿的支持。至于南宋豪强,他们虽然富裕,但是在朝堂上却是最弱势的一方。只要清查之时,遣北地精兵看护以防作乱,他们便兴不起什么风浪。施政之时再多加注意,莫要触犯了江南蒙古贵人的利益,此事便不难成功。至于那些色目人,不过是蒙古贵人的敛财工具罢了,只要该给的供奉不要短少,他们才不会管那些人的死活。其实这也是因为陛下重返青春,足可威压天下数十年,我才敢这么折腾。不然,便是不开罪诸贵人,光是江南豪绅,便足可倾覆我们耶律家。”
耶律希亮依然面色沉重:“即便如此,到时候朝堂上的攻讦也定然如潮涌一般。今日大父能得信重乃是陛下需要倚为臂膀整顿财务,翌日一旦有事。。。。。。”
政治上的事情就是这般多变,今天的宠臣明日就可能成为阶下囚。眼下忽必烈对耶律楚才恩宠有加,乃是指望着能多捞些钱财支撑军务。
哪一天要是老忽觉得这么搞不合适想要换个人换个法子,甚或是改革触犯太多人的利益,需要一个替罪羊,借着耶律楚才的头颅来安抚“民意”也是正常操作。
耶律楚才叹了口气:“这天下事之难便在于此。想要做成什么,便免不了要得罪些人。不过我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便是再死一次又有何惧。只要能辅佐陛下成就一番事业,我也不枉这第二生了。亮儿考量周到,我很欣慰。不过且放心,我也是有分寸的,只要不是开罪了最核心的蒙古贵人,便是日后陛下抵不过那汹汹朝议,也至多是把为父推出去,不至于连累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