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在大秦当完美太子by无字惊鸿 > 第 95 章 父子齐心(第2页)

第 95 章 父子齐心(第2页)

王绾便放心大胆地说了:

“武王制分封不仅是因为要封赏有功之臣,更是为了便于管理广袤的领土。九州地大物博,天子很难看顾到所有边陲之地。

我大秦的郡县制虽好,却也难免陷入同样的僵局。且六国初定,各地本就容易生出叛乱,倒不如在中原等地维持郡县制、在边境设立封地交由公子们管辖。”

王绾的观点与郡国并行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他提出的实则是一招权宜之计。

因为六国初定天下还不算太平,所以先分封诸子做个过度。而且不是到处封,只在偏远地区封。

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君王自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继续分封还是维持现状。甚至如果想要除国,也不是不能操作。

由于看不透秦王的想法,王绾不敢把话说得太死。他给自己留了余地,自认为进可攻退可守。

扶苏听了半晌,问他:

“诸侯王在封地里大权在握,早已习惯了那样的日子。若是想要削藩除国,可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

一个搞不好又是一次天下一统的战争,到时候那个后果你王绾担当得起吗?

王绾被太子犀利的点评弄得一僵:

“太子殿下言重了,有陛下在,诸位公子怎敢不听从?”

王上能将地封出去,自然也能收得回来。秦王又不是废物周天子,也不是那种会被局势裹挟得被迫退让的君主。

见太子还有话说,王绾率先堵住了:

“莫非太子殿下以为,王上在位之时无法平息边陲动乱,要将诸侯国延续到下一任国君时再除?”

王绾对秦王有信心,他觉得自家王上肯定能把六国之民压服。所以不用等到新王继位就可令四海升平,到时候想削藩便能直接削藩。

如果太子以“父亲自然能轻易收回封地、但后续的秦王可不一定有那个本事”反驳他,就是在质疑王上的能力。

王绾还说:

“哪怕延续到下一任国君,太子殿下对自己没有信心吗?”

倘若太子觉得自己不行,那还当什么太子呢,趁早退位让贤就是了。

这话说得太不客气了,完全没有给太子留脸面。

扶苏自己倒是不生气,他知道因为李斯和赵高的关系他们双方早就水火不容。王绾不靠他立足朝堂,有足够的功绩在手,自然能傲得起来。

要走纯臣的路线,就得对任何一位公子不假辞色,或者至少对谁都没有偏向。这样君王会保他,就是可能会得罪下一任君王,等换人之后要倒霉。

但他王绾快致仕了,又等不到太子继位的那天。顶多他的子孙辈要遭殃,可太子如果迁怒他的子孙,就显得太小心眼了。

不过王绾算错了一点

()——

秦王政面色不悦:

“太子只是随口问一句,爱卿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他都没有和爱子这么说过话,王绾有些僭越了。扶苏自小就没怎么受过委屈,岂是随便谁都能质问的?

王绾从情绪上头的状态里回神,连忙拱手致歉。

他忘了,这对父子之间没什么猜忌,不像别的君王和太子彼此忌惮。纯臣的路子在如今的大秦朝堂倒也能走,就是不能耿直得太过头,还是得给太子面子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