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楚侯还忍着,时间长了根本忍不了。谁能受得了邻居见天地闹矛盾,很快就从双方互掐变成了三方互掐。
这里头当然有赵高故意挑拨,不然一群体面的贵族王侯也不至于闹成现在这副不顾颜面的
()样子。
罪魁祸首张耳倒是没有在陈县留下。
他挑起了信陵君家眷的野心之后,就为了这家奔波去了。想要信陵君一家顶替魏侯可不是说说就能成功的,至少需要他家在秦国朝堂上有一定的支持率。
张耳想尽办法从陈县出来了。
陈县本来就会隔段时间放出一波考察后觉得安分的贵族,张耳在其中表现得还算不错。出来之后照例是在长安城当庶民,在这里最快的上升捷径是入长安学宫。
张耳自己毕竟是个名士,考进去倒是不难。信陵君门下的门客虽然良莠不齐,但有本事的人也不少。
他在里头找到了好几个同盟,总算不是势单力薄了。
就这样,在魏侯不知道的情况下,信陵君一脉开始暗中发育。魏侯却完全没有发展自己势力的意思,他也联络不到外界,长此以往必然要落入下风。
秦王政看完奏报,微微眯眼。
扶苏替父亲换了盏热茶:
“父亲考虑好是否要换人扶持了吗?”
秦王政却道:
“不急,让他们继续斗下去。”
信陵君名声确实好,好到很多人愿意支持他的家眷复国。所以出于这一点考虑,不能随意扶他的子孙代替魏侯。
倒不如让两派保持势均力敌。
魏人团结起来对秦国没好处,他们自己主动搞内斗才是秦王想看到的局面。
扶苏了然:
“那我便让赵高去提点一下魏侯。”
魏侯也该意识到他的地位稳不稳固,不只看他自己是否老实听话了。
扶苏不信他真的一点联络外界的手段都没有,先用这招哄他去联系心腹。等他联系完就把这条路切断,这样魏侯才能彻底成为瓮中之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