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都比较喜欢聊生意经,轻韵不用说,大秦守财奴,经济界巨擘。刘娥生活的时代社会十分繁荣,多多少少了解过一些,和轻韵交友之后就被拉着一起跳入了经济学的大坑。
其实大秦两千年下来,优秀的人才数不胜数。但八个人已经很多了,大家就懒得再额外拉人进来。
说起来,群里除了刘据之外都是皇帝。
刘据倒是没什么不习惯的,大家也经常忘记他没当过皇帝这回事。言语间经常是“我们这个皇帝群”如何如何,搞得刘据自己也快忘了他没当过皇帝了。
刘据:说起孩子,梓桑你前段时间是不是把你儿子送去上学了?
扶苏:嗯,你也想送?
刘据:学这个有用吗?要是没什么必要的话,我就不送了。
扶苏:有必要啊,这样小孩就不用留在家里碍事了。
刘据:……
扶苏觉得自己说得很诚恳了。
扶苏:武皇,你要不要考虑一下?你好像嫌带孩子麻烦。
武曌:我觉得可以,稚奴怎么看?
李治:……太平罪不至此。
武曌:可以让婉儿陪她一起去上学。
李治:既然你坚持的话,那我没有意见。
箫韶:那我也送我家太子去。
刘据看他们夫妻俩都意动了,终于下定了决心。
刘据:那我把我孙子病已送去!
没别的原因,就是别人家都送孩子去上学了,他家不能落后。不然以后别人家都有大学生,就老刘家没有,丢人。
朱棣对老刘家争强好胜的性格传承叹为观止。
朱棣:没必要,真没必要。
扶苏:有的,这样我们大秦就有桥松、琼琚、十二世三个大学生了,你们最多两个。
刘据立刻补充:那我再送霍光和金日磾过去!
朱棣:?怎么还有拿臣子凑数的啊,过分了吧?
刘据:李家不就有个上官婉儿凑数?我学他们的。
武曌:可以,那我也再送个狄仁杰。
朱棣:……
朱棣很快选择了合群。
朱棣:我挑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送去,不行还有臣子,臣子多的是。
轻韵和刘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