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库点点头:“咱这里主要是原料新鲜,野生、原生态无公害,没有那些科技与狠活儿。”
鲜粉条的爽滑、软糯,是干粉条无法比拟的。
王胖子插话:“确实是这样,海鲜尤其如此,刚捞上来的鱼和海鲜,清水一煮就鲜美无比。
我老家的渔民出海打渔,在船上直接就用海水烧鱼吃,那味道,绝了!”
李金库指着那糖醋海鱼道:“这个糖醋鱼,其实是糖醋鲤鱼的做法,咱这里只有海鱼,也不知道正不正宗,你们尝尝看。”
“也是用野果汁代替糖醋汁?”王胖子问。
“对,眼下只有这个了。”李金库道。
王胖子提议道:“我们现在有了好几棵芭蕉树,芭蕉吃不完,可以用来酿醋。”
“你是说酿果醋?”沈曼如问。
王胖子点点头:“没错,不光是芭蕉,凡是吃不完的水果都可以酿。”
肖恩问:“水果酿酒我知道,像葡萄酒,把葡萄捣醉发酵就行,醋怎么酿?”
李金库接话:“这个我知道,主要差别是氧气。
酿酒是依靠酵母菌发酵,把糖转化成酒精。
酵母菌是厌氧菌,所以酿酒的容器都是半密封状态,只能出气不能进气,进气多了就容易变酸,这个变酸其实就是变醋了。
酿醋是依靠醋酸菌发酵,因为醋酸菌是需氧菌,所以酿醋就需要透气。
有了氧气,醋酸菌大量繁殖,就会把酒变成醋。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酿醋的温度要高一些,在30至30度之间;而酿酒的适宜温度在18至25度。
有时酿酒会不小心变成醋,往往是温度没控制好。”
“我们也可以酿酒。酿酒的酒曲还可以用来发酵肉类,从而做出酱油。”王胖子提议。
沈曼如问道:“酱油不是用大豆做的吗?”
王胖子解释道:“那是后来改良的,我国最早制作的酱油,就是用肉做的、用酒曲来发酵。这种肉制酱油古人还起了专门的名字,叫做醢(hǎi)。
现在我们没有大豆,而肉类过剩,用肉做酱油正合适。
只是具体的工艺可能还需要摸索,现在用肉做酱油的已经几乎没有了。”
关于醢的制作方法,只有《周礼注》中有所提及:“凡作醢者,必先煿干其肉,乃后莝之,杂以粱曲及盐,渍以美酒,涂置甁中,百日则成。”
大概意思就是将肉烘干、切碎,混合梁曲、盐、酒,放到瓶中腌制百日。
所以作酱的关键,其实是制曲。
李金库同意王胖子的思路:“没错,现在我们可以用肉作酱。而不论是酿酒、酿醋,还是酿酱油,都离不开特定的发酵菌。
纯粹依靠原料中的天然菌发酵容易翻车,最后全发霉变质。